当前位置:主页 > 大案 > > 正文
北京“闷棍杀手”焦文军与马俊
上传时间:2021-10-15 23:52点击:
说起闷棍,有人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最早指古代士兵从后面偷袭敌人所用的武器,不长不短,携带方便。

敲击人的后脑,轻者晕倒,重者致死。

在中国刑事案件录中,有一组闷棍杀手,他们两人作案98起,造成12人死亡,50多人受伤,抢夺金额高达20多万元。

他们就是在2000年左右让北京市民惶恐的焦文军和马俊。

这两人有着共同特点,家里贫穷,没有上过几年学便辍学在家,整日无所事事,为了能弄到钱,养成了偷盗的习惯。

焦文军17岁那年,因为入室盗窃被警方当场抓获,判有期徒刑7年。

然而,监狱生涯并没让他改正,出狱后不久,他又开始了新一轮作案。

在一次抢劫中,焦文军被群众抓获送入派出所,由于他是惯犯,又被判了10年,后来在转移监狱过程中逃跑。

马俊曾当过保安,由于性格懒散,在单位不服从命令,又嫌弃保安赚钱太少,时不时与同事发生争吵,被用人单位开除后无业留京。

在一次与路人争吵中,他持刀伤人,导致受害人死亡,逃跑后成为了通缉犯。

1999年,马俊身上钱快花完了,他开始想办法弄钱,抢劫、盗窃自然成了最快方式。

抢劫需要工具,马俊经过一番思索,决定使用闷棍,因为携带方便,即便被警察盘查,这也不属于管制器具。

一切准备就绪,马俊来到海淀区蓟门桥下进行踩点,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行为举止怪异的人,貌似和他一样正准备抢劫。

这人就是焦文军。

两人相互对视,眼神交流告诉对方,大家都是“同行”。

于是,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成为同伙。

他们分别向对方讲述了各自事情,更加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就此,“闷棍组织”形成。

两人开始寻找猎物,先将目光放在银行附近,因为这里每天都会有人取钱。

第一次作案,他们将目光瞄准到一男子身上,跟踪男子来到马甸桥附近,趁四周无人之际,快速上前,猛击男子后脑。

男子当场倒下,两人抢劫后逃离现场。

作案后,二人提心吊胆地观望了一阵,发现警察迟迟没查到自己身上,不由喜出望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疯狂作案,用闷棍造成几十名受害者重伤甚至死亡。

这样高频率的犯罪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恐慌,加之案发地在首都,警方更是加大了侦查力度。



但焦文军、马俊两人都是逃犯,反侦察能力极强,他们作案时间从不固定,有时两三天,有时甚至几个月都不作案,作案地点也没有规律,人群也不特意限定,给警方侦查带来不小困难。

到2000年末,闷棍事件还在发生,临近年关,北京警方誓要破获此案,还社会一个安宁,调动了大量便衣警力在全城布控,同时广泛向社会青年群体搜集情报线索。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排,案件有了重大进展,一名马仔向警方指认,曾听一个叫“莽哥”的人提到用闷棍作案。

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莽哥”,却发现他的身份信息有问题。

一番较量后,查明“莽哥”竟是一名叫马俊的通缉犯。

这时,前期一些案件的目击者被通知过来,对马俊进行辨认,最终确认其就是一名嫌疑人。

再之后,马俊的指纹与现场捕获的两枚指纹比对成功。

至此,马俊知道无力回天,只得老实交待了罪行,并供述出了同伙焦文军的下落。

经法院审理,两人抢劫、杀人罪名成立,纷纷被判死刑。

在谈及走上犯罪之路的经历时,焦文军说,他从小没得到家庭关心,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早早进入社会,与不良青年在一起,染上了恶习,一步错,步步错,没有回头路。

马俊交待,他小时候经常受到父亲打骂,心里憋着股怒气,不敢向父亲发泄,长大后终是发泄在了无辜人的身上。

判决下来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早点执行,早日重新做人,做一个好人。

可怜之人,或有可恨之处。

而这两个可恨之人,我们回头看他们的成长经历,似也有可怜之处!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