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蕾碎尸案:清华女博士在床上将老公何磊“爆头”
上传时间:2022-03-16 15:26点击:
2005年8月3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警方接到报案,有人在停车场内发现了4个黑垃圾袋,里面装着破碎腐烂的尸块。
警方很快确认了死者身份:「何磊,男,28岁,中国留学生,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正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研。」杀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同为中国留学生,正在普渡大学读博的陈丹蕾。」
缘起老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陈丹蕾与何磊的恋爱关系是后者,由女孩主动出击开始的。
陈丹蕾来自四川,何磊来自上海,1995年,二人考入清华大学的两个不同的专业。
不同的家乡、不同的专业,二人几乎没有交集,直到1998年一堂选修课上,何磊丢了一支钢笔,被陈丹蕾捡到了。
一段缘分就此开始,没人知道,这将是一段孽缘。
当时,何磊有一个处了几年的女友正在闹分手,原因是女方对他不太满意。
就在女友正式提出分手之际,陈丹蕾出现了,开始了“追求”。
其实吧,平心而论,谁追谁并不重要,两个人互相喜欢才重要。
但是事情往往就坏在,有人没那么喜欢,却不拒绝。
何磊就是“不拒绝”的典型。
一是因为清华大学男多女少的现状,二是因为在失恋的阴影里,何磊觉得有个人追自己也不错,就半推半就,答应了。
令人费解的“舔狗”何磊的室友见证了二人谈恋爱的过程。
他说,何总是在寝室里提起陈丹蕾,却不把她介绍给室友见面。
直到有一天,室友和他一起偶遇了陈,何磊才在追问下勉强承认了“她就是”。
这样的态度,也怪不得别人认为何磊根本不爱陈丹蕾。
或者不谈爱不爱,他对她,连喜欢都算不上。
男女比例悬殊的校园里,被女生追很有面子;但如果这个女生个子矮、长得不好看,还总是很内向、不爱说话呢?那就相当没面子了。
室友表示:「陈丹蕾总是一个人来宿舍找何磊,走时一个人回去,我从没看到何送过她。
清华的女生都会受到男友的特别照顾,所以当时我的感觉就是陈丹蕾太可怜了。
」那时候还没有“舔狗”的说法,但陈丹蕾的所作所为,可谓是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仓促的婚姻如果是人格健全的人,舔到一定程度,早就放弃了,但陈丹蕾没有放弃,她的异常在此时袒露无遗。
陈丹蕾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没有学历的工人,因两人差距太大,母亲从未有过安全感,总是用争吵来彰显存在感,最后闹得离婚收场。
陈丹蕾从小孤独地长大,性格内向孤僻,又受母亲的影响而对婚姻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认为离婚就是世界末日。
陈丹蕾后来说:「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困难也不能离婚!我不要重复母亲的悲惨人生,只是这样的坚持更加剧了我与丈夫的矛盾,最终令我崩溃。
」这样的人本不应该轻易结婚,但她还是结了。
那时,陈丹蕾学业并不顺利,只能曲线救国,申请出国读研究生。
她是真的擅长学习,很快申请到了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何磊却没有获得出国的资格。
随后,何磊放弃了在国内读研,选择跟陈丹蕾结婚,以配偶的身份陪同出国。
有人说何磊是出于真爱,可陈丹蕾自己觉得,何是在以陪读为借口,蹭留学名额。
您就说这俩人多拧巴吧:要说男的有多爱、多离不开女的,他后来在美国对她的态度,还是爱搭不理;要说女的有多清醒、多深刻地认识到男的根本不爱他,那为啥要同意结婚,还带着男的出国?
婚变2001年,陈丹蕾与何磊前往美国。
2002年,何磊在美国找到了导师,签证也从陪读的F2转成了留学生的F1。
毫无疑问,何磊也是很有能力的,尤其是社交能力。
见过何磊的人都觉得,他健谈、开朗,还擅长厨艺,与陈丹蕾的内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外人不知道的是,何磊对陈丹蕾的照顾总是照单全收:「他爱做菜,但只负责下锅,洗菜切菜的准备工作要陈来做;他喜欢购物,但只负责找Deal,下单寄Rebate打电话,都是陈;他爱出游,但陈永远都是司机,车撞坏了,修车全是陈在做……总之给我们的感觉,何在生活上像一个大宝宝,陈在迁就他,照顾他。
」在享受照顾的同时,何磊还总是激烈地对陈丹蕾输出观点:「我回到国内,会有很多妹子排着队追。
」「如果丈夫在外面有外遇的话,丈夫没错,因为人优秀才有人喜欢,第三者也没错,因为人要往高处走,这都是正常的,错在妻子,因为是妻子没有能力留住丈夫。
」且不说三观正不正吧,要是真爱另一半,起码要知道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吧?陈丹蕾对抗的方法,是输出暴力。
暴力没错,与社会上常见的男性施暴不同,他们俩人之间经常出手伤人的,是陈丹蕾。
有时是小冲突。
比如外出钓鱼,陈也想钓,何拒绝给她钓竿。
二人抢着抢着,陈摔了,其他朋友都围过来查看情况。
此时何却像没看见一样,还在钓鱼。
朋友们劝了半天,何终于走到了陈面前,然而陈一个大逼斗过去,把何的眼镜打掉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尴尬,陈大哭,何冷着脸站在一边。
有时是大冲突。
两人发生冲突,邻居吓得报警,因为何身上有伤,陈身上没伤,警方就带走了陈。
随后何磊毫不在意地外出和朋友芭比Q,还跟朋友说:「以前这种事经常发生,关她一天也好,长长教训。
」还有一次大冲突,成了凶杀案的导火索。
2004年圣诞节,陈丹蕾用刀刺伤了何磊,直接把他捅进了医院,把自己捅进了监狱。
最后,伤还没好的何磊到处借钱,凑了五千美金把陈丹蕾保释了出来。
对这件事,两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对于陈丹蕾来说,丈夫让她万分感动,她甚至对朋友说以后再也不会使用暴力,要更加努力地经营这段感情;对于何磊来说,保释是他最后的仁慈,他要和陈丹蕾离婚。
满心愧疚的陈丹蕾听到“离婚”两个字之后,觉得天都塌了,脑子里只剩下四个字:杀了何磊。
杀人2005年8月,陈丹蕾列出详细的杀人计划,买手枪,练习开枪。
最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趁何磊熟睡的时候,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然后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尸体(也没有力气处理),便跟尸体在一个屋檐下睡了7天。
尸身慢慢腐坏,陈丹蕾没有办法,只能分尸。
最后,她拿着何磊的护照偷渡回国,骗过了美国海关,却在入境中国时被拦在了机场,暴露了行踪。
有一个小细节,我国刑法域外管辖的原则是这样的: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罪,都适用我国刑法。
也就是说,陈丹蕾的罪行,是可以判死刑的。
后经法院判决,陈丹蕾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关于此案,社会上大体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觉得陈丹蕾偏执成狂,狠毒自私;一种是觉得何磊的冷暴力与无视同样负有责任。
陈丹蕾曾说:「他老说我笨,当我说自己得了抑郁症时,他又说是我自己找的;知道我害怕离婚,他就常说和我离婚。
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好,经常吵架、打架。
」咋说呢,确实有些PUA的影子在,但指尖陀螺网还是觉得,无论有什么苦衷,抽身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不应该成为杀人的理由。
陈丹蕾与何磊的悲剧,源于两个完全不合适的灵魂的“凑合”:陈丹蕾偏执,在自卑的驱使下病态付出,不愿直面何磊会离开的事实;何磊同样偏执,沉迷于接受陈丹蕾的关注与照顾,却很少反馈正面情绪给最亲密的伴侣。
外人看来,他们一个内向一个外向恰好互补,实际上,他们两个同样幼稚偏执,不懂“理解”为何物。
人的成熟,一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半是对残酷真相的理解接纳。
凡是见不得残酷真相的人,一般都活在婴儿阶段。
两个精神上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纠缠在一起,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
警方很快确认了死者身份:「何磊,男,28岁,中国留学生,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正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研。」杀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同为中国留学生,正在普渡大学读博的陈丹蕾。」
缘起老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陈丹蕾与何磊的恋爱关系是后者,由女孩主动出击开始的。
陈丹蕾来自四川,何磊来自上海,1995年,二人考入清华大学的两个不同的专业。
不同的家乡、不同的专业,二人几乎没有交集,直到1998年一堂选修课上,何磊丢了一支钢笔,被陈丹蕾捡到了。
一段缘分就此开始,没人知道,这将是一段孽缘。
当时,何磊有一个处了几年的女友正在闹分手,原因是女方对他不太满意。
就在女友正式提出分手之际,陈丹蕾出现了,开始了“追求”。
其实吧,平心而论,谁追谁并不重要,两个人互相喜欢才重要。
但是事情往往就坏在,有人没那么喜欢,却不拒绝。
何磊就是“不拒绝”的典型。
一是因为清华大学男多女少的现状,二是因为在失恋的阴影里,何磊觉得有个人追自己也不错,就半推半就,答应了。
令人费解的“舔狗”何磊的室友见证了二人谈恋爱的过程。
他说,何总是在寝室里提起陈丹蕾,却不把她介绍给室友见面。
直到有一天,室友和他一起偶遇了陈,何磊才在追问下勉强承认了“她就是”。
这样的态度,也怪不得别人认为何磊根本不爱陈丹蕾。
或者不谈爱不爱,他对她,连喜欢都算不上。
男女比例悬殊的校园里,被女生追很有面子;但如果这个女生个子矮、长得不好看,还总是很内向、不爱说话呢?那就相当没面子了。
室友表示:「陈丹蕾总是一个人来宿舍找何磊,走时一个人回去,我从没看到何送过她。
清华的女生都会受到男友的特别照顾,所以当时我的感觉就是陈丹蕾太可怜了。
」那时候还没有“舔狗”的说法,但陈丹蕾的所作所为,可谓是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仓促的婚姻如果是人格健全的人,舔到一定程度,早就放弃了,但陈丹蕾没有放弃,她的异常在此时袒露无遗。
陈丹蕾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没有学历的工人,因两人差距太大,母亲从未有过安全感,总是用争吵来彰显存在感,最后闹得离婚收场。
陈丹蕾从小孤独地长大,性格内向孤僻,又受母亲的影响而对婚姻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认为离婚就是世界末日。
陈丹蕾后来说:「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困难也不能离婚!我不要重复母亲的悲惨人生,只是这样的坚持更加剧了我与丈夫的矛盾,最终令我崩溃。
」这样的人本不应该轻易结婚,但她还是结了。
那时,陈丹蕾学业并不顺利,只能曲线救国,申请出国读研究生。
她是真的擅长学习,很快申请到了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何磊却没有获得出国的资格。
随后,何磊放弃了在国内读研,选择跟陈丹蕾结婚,以配偶的身份陪同出国。
有人说何磊是出于真爱,可陈丹蕾自己觉得,何是在以陪读为借口,蹭留学名额。
您就说这俩人多拧巴吧:要说男的有多爱、多离不开女的,他后来在美国对她的态度,还是爱搭不理;要说女的有多清醒、多深刻地认识到男的根本不爱他,那为啥要同意结婚,还带着男的出国?
婚变2001年,陈丹蕾与何磊前往美国。
2002年,何磊在美国找到了导师,签证也从陪读的F2转成了留学生的F1。
毫无疑问,何磊也是很有能力的,尤其是社交能力。
见过何磊的人都觉得,他健谈、开朗,还擅长厨艺,与陈丹蕾的内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外人不知道的是,何磊对陈丹蕾的照顾总是照单全收:「他爱做菜,但只负责下锅,洗菜切菜的准备工作要陈来做;他喜欢购物,但只负责找Deal,下单寄Rebate打电话,都是陈;他爱出游,但陈永远都是司机,车撞坏了,修车全是陈在做……总之给我们的感觉,何在生活上像一个大宝宝,陈在迁就他,照顾他。
」在享受照顾的同时,何磊还总是激烈地对陈丹蕾输出观点:「我回到国内,会有很多妹子排着队追。
」「如果丈夫在外面有外遇的话,丈夫没错,因为人优秀才有人喜欢,第三者也没错,因为人要往高处走,这都是正常的,错在妻子,因为是妻子没有能力留住丈夫。
」且不说三观正不正吧,要是真爱另一半,起码要知道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吧?陈丹蕾对抗的方法,是输出暴力。
暴力没错,与社会上常见的男性施暴不同,他们俩人之间经常出手伤人的,是陈丹蕾。
有时是小冲突。
比如外出钓鱼,陈也想钓,何拒绝给她钓竿。
二人抢着抢着,陈摔了,其他朋友都围过来查看情况。
此时何却像没看见一样,还在钓鱼。
朋友们劝了半天,何终于走到了陈面前,然而陈一个大逼斗过去,把何的眼镜打掉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尴尬,陈大哭,何冷着脸站在一边。
有时是大冲突。
两人发生冲突,邻居吓得报警,因为何身上有伤,陈身上没伤,警方就带走了陈。
随后何磊毫不在意地外出和朋友芭比Q,还跟朋友说:「以前这种事经常发生,关她一天也好,长长教训。
」还有一次大冲突,成了凶杀案的导火索。
2004年圣诞节,陈丹蕾用刀刺伤了何磊,直接把他捅进了医院,把自己捅进了监狱。
最后,伤还没好的何磊到处借钱,凑了五千美金把陈丹蕾保释了出来。
对这件事,两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对于陈丹蕾来说,丈夫让她万分感动,她甚至对朋友说以后再也不会使用暴力,要更加努力地经营这段感情;对于何磊来说,保释是他最后的仁慈,他要和陈丹蕾离婚。
满心愧疚的陈丹蕾听到“离婚”两个字之后,觉得天都塌了,脑子里只剩下四个字:杀了何磊。
杀人2005年8月,陈丹蕾列出详细的杀人计划,买手枪,练习开枪。
最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趁何磊熟睡的时候,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然后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尸体(也没有力气处理),便跟尸体在一个屋檐下睡了7天。
尸身慢慢腐坏,陈丹蕾没有办法,只能分尸。
最后,她拿着何磊的护照偷渡回国,骗过了美国海关,却在入境中国时被拦在了机场,暴露了行踪。
有一个小细节,我国刑法域外管辖的原则是这样的: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罪,都适用我国刑法。
也就是说,陈丹蕾的罪行,是可以判死刑的。
后经法院判决,陈丹蕾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关于此案,社会上大体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觉得陈丹蕾偏执成狂,狠毒自私;一种是觉得何磊的冷暴力与无视同样负有责任。
陈丹蕾曾说:「他老说我笨,当我说自己得了抑郁症时,他又说是我自己找的;知道我害怕离婚,他就常说和我离婚。
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好,经常吵架、打架。
」咋说呢,确实有些PUA的影子在,但指尖陀螺网还是觉得,无论有什么苦衷,抽身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不应该成为杀人的理由。
陈丹蕾与何磊的悲剧,源于两个完全不合适的灵魂的“凑合”:陈丹蕾偏执,在自卑的驱使下病态付出,不愿直面何磊会离开的事实;何磊同样偏执,沉迷于接受陈丹蕾的关注与照顾,却很少反馈正面情绪给最亲密的伴侣。
外人看来,他们一个内向一个外向恰好互补,实际上,他们两个同样幼稚偏执,不懂“理解”为何物。
人的成熟,一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半是对残酷真相的理解接纳。
凡是见不得残酷真相的人,一般都活在婴儿阶段。
两个精神上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纠缠在一起,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