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毕业季,在校园里互道珍重、鹏程万里的祝福中,学子们完成一个里程碑,开启另一段旅程。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过渡。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便是一起当事人在转换过程中遭遇困难、甚至引发悲剧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件。
在90年代,校园枪击案还不常见,此案的发生震惊了美国和中国社会,特别在留学圈引起高度关注和讨论。
这些关注也激发了一些影视作品,包括2007年根据本案改编的电影《暗物质》(“DarkMatter”,又译为《盐湖城校园事件》) 。
电影里的主人公表现优异,一心梦想着得到诺贝尔奖,却因提出与指导教授不同的论点,被屡屡驳回,最后没能取得博士学位,而催生了这起惨案。
(电影德语版海报)
很多人看了电影后都很愤慨,校方则公开发言,担心观众会把电影情节与事实混淆。
根据我的深入了解,电影与实际状况大不相同,特别是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案件与创作之间的差异。
在搜集、阅读这篇案件的资料过程中,有件事让我重新感受“精确详实”对于非虚构作品是多么重要。
有篇中文报道在刊出后被当初接受采访的当事人家属和朋友抗议为“不负责任、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等。
在还没看到那些抗议的评论之前,文章里与其他报道背道而驰的信息已让我倍感纳闷。
我写案件时一向不太想“信息正确、力求详尽”这件事,或许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学术训练,它已经内化了。
不过,我的文字风格偏向叙事,或许有时会引发“这些是事实(facts)吗,还是在说故事?”的疑虑。
写案件的乐趣在于探究事件的真相和人性的本质,而编造会让这一切变得毫无意义。
在“谨守真实”上,我和大家的目标一致,这也是没药的原则。
这一篇的文字资料,我读了大约十万多字。
筛选、综合这些资料,我会先介绍案情、当事人,以及他们的关系。
接着,我会介绍犯案动机,最后也聊聊我的看法。
在案发过程以及当事人关系上,我主要采用的信息来自认识当事人的作者,包括乔·安·毕尔德(JoAnnBeard)在1996年发表于《纽约客》的文章“TheFourthStateofMatter”(“物质的第四种状态”)。
乔·安·与受害者之一的戈尔咨教授是同事和朋友。
(乔·安·毕尔德@Slideshare)
另外,还有好几篇1992年刊登于《华夏文摘》的评论,以及多篇质量很好的英文报道。
这些都可以在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里找到。
接下来,我给大家还原下当年的情况。
由于篇幅太长,将分为上、下篇,下篇于明天早上8:30更新。
(电影海报)
(字数:9,228)
研讨会里的枪响
爱荷华城(IowaCity)是美国中西部一个平静的大学城,人口约6万,爱荷华大学(“爱大”)坐落于此。
爱荷华河蜿蜒流过山坡起伏的校园,夏季树木蓊郁,顺着河流绵延而去。
(爱荷华大学校园)
爱大的学术活动很盛行。
各种主题的研讨会在全校、学院、系所等不同层级,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着。
天文物理系所也不例外。
每个星期五下午都有个小型研讨会,让大家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度。
从3:30到5点,系上的教授和研究生都会到场、参与讨论。
1991年11月1日下午,在范艾伦大楼三楼的309会议室里,大家听着西川健(KenNishikawa)做着报告。
(图示:2019年天文物理系/范艾伦大楼一角)
研讨会刚开始几分钟,卢刚博士,一个系里刚毕业几个月的校友,突然站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他走下楼梯,走向二楼系主任的办公室,在走廊上看见门开着。
这表示系主任在办公室里。
卢刚转身回到楼上的会议室,坐在靠近门边、戈尔咨教授后面不远处。
(图示:案发现场)
前台上的报告进行着。
突然间,安静的会议室里响起了一声巨大的爆裂声,声响处冒着蓝色的烟雾。
戈尔咨教授瘫软在了椅子上,后脑鲜血直流。
大家还来不及反应,不知何时已经站起来的卢刚向左跨了一步,对着研究员山林华博士的额头开了第二枪。
这时,会议室里其他8个人已经躲到了椅子后或会议桌底下,包括史密斯教授。
卢刚朝着趴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向前走了两步,伸直了胳膊,两手握紧、平衡了手枪。
枪口正对着史密斯教授。
史密斯教授向上望了一眼。
第三枪击中他的右手,第四枪进入他的胸膛。
卢刚转身走出了会议室,走下楼梯,边走边换上新的弹夹。
他再次来到系主任的办公室,在门口对着尼克森教授连开了三枪:第五枪击中他的头部,第六枪偏了,第七枪再次击中头部。
会议室里,惊慌失措的学生们躲进会议室附近的教室里,用发抖的双手锁上了门。
在会议室隔壁的教室,一个中国留学生用教室里电话拨了911报警。
这时卢刚似乎想起什么, 又上了三楼,回到会议室里。
两个年轻的男研究员正围在史密斯教授边上,松开他的衣服,一边跟他说话、鼓励他。
根据部分报道,当他们看到站在眼前的卢刚,其中一个研究员对他说:“Stopit!” 但这两个研究员在枪口下被迫离开了会议室。
第八和第九发子弹进入史密斯教授的头。
卢刚再次换上新的弹夹。
戈尔咨教授又中了两枪,山林华一枪。
(当年媒体报道:案发时会议室里的座位图)
接着,卢刚走出大楼,走过三条街,穿过深秋枯黄的草坪,进入行政大楼111室的教务长办公室。
(图示:行政大楼)
卢刚告诉办公室助理茜奥森,他要找克黎利教授。
接到通知的克黎利教授从办公室里出来,与卢刚在柜台边讲了几分钟的话后,卢刚无预警地从口袋里掏出枪,朝克黎利教授近距离射击。
子弹进入她的左鼻孔。
这时,茜奥森正要站起来,枪声已再次响起。
茜奥森也中枪了。
卢刚接着去了位于同一栋楼的校长办公室。
校长亨特·罗林斯教授(HunterRawlings)那天恰巧在俄亥俄州出差,躲过了一劫。
这时,带着霰弹枪的警察们已经在行政大楼的一楼,一间挨着一间地寻找卢刚。
卢刚走上楼梯进入203教室。
他脱下身上的大外套,坐了下来,把外套整齐叠好、放在一旁的椅子上。
他举起手枪,朝着自己的太阳穴扣下了扳机。
大约10分钟后,警方发现了卢刚,边上是一把口径0.38“金牛座”左轮手枪。
摊在地板上的卢刚一息尚存,但几分钟后抵达的救护车,宣布了他的死亡。
(当年媒体报道案发现场,来源《TheDailyIowan》)
克黎利教授和茜奥森在第一时间被送往爱大附属医院,两人情况非常危急。
而其他受害者都丧命于案发现场。
(图示:爱大附属医院)
根据报道,整个案发过程约12分钟长,15发子弹(部分报道是16发)夺取了6条生命。
克黎利教授很快便失去了生命迹象,但一直到案发隔天,医院才放弃、宣布她的死讯。
当时在校园里的同学描述,现场极为恐怖、令人震惊。
案发的两栋大楼里血迹斑斑,氛围混乱、恐怖。
(当年媒体报道案发现场,来源《得梅因纪事报》https://www.desmoinesregister.com/story/news/2016/10/28/nov-1-1991-day-university-shooting-rampage-shocked-iowa/92053548/)
一个在行政大楼里参加研讨会的研究生称,那时她听见了枪响,那声音听起来像是什么东西爆裂了。
没多久后,研讨会里另一个研究生站起来,关上教室的门。
再没过多久,一个持枪的警官进入教室,让所有人都趴下,并把灯关了。
(案发现场)
校长接获通知后,立马结束出差行程,赶回校园。
根据部分媒体报道,卢刚离开物理系大楼后,在抵达行政大楼前,还去了生物系大楼,貌似在找一名女性目标。
传闻有目击者看见他进入女厕所。
可以确定的是,在他行凶期间,有其他学生或老师在不知情下走过、靠近他,但卢刚并未攻击他们。
这表示,卢刚很清楚他的行凶目标。
卢刚是谁,为什么要犯下这么大的案子?这些受害的人又是谁,跟卢刚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成为卢刚的目标呢?
(当年媒体报道,来源TheDailyIowan)
爱荷华大学师生
1963年11月8日,卢刚博士(Dr.LuGang)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汽车工厂配件工人,母亲是一个医生。
他是家里的幺子,和两个姐姐在军医262住宅大院里长大。
(少年时代的卢刚)
初中时,卢刚的数学和物理天赋逐渐崭露头角,开始不停地得奖,这些奖一路给卢刚铺路到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5年从北大毕业后,他进入爱大天文物理系,成为戈尔咨教授的指导学生,于1991年5月取得博士学位。
(卢刚博士)
1964年出生的山林华博士(Dr.ShanLinhua)是浙江嘉兴一个农民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他的优异学习成绩也是很早便展现:重点中学嘉兴县一中、高考物理满分、数理化三门平均97分等。
16岁便考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就读物理系。
(山林华博士)
毕业后山林华进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物理系,1987年转到爱大,也成为戈尔咨教授的指导学生。
1991年他取得博士学位,在系里担任博后研究员。
克里斯托夫·戈尔咨教授(Dr.ChristophGoertz)是美国顶尖的天文物理学家之一,专攻木星与土星。
1973年他来到爱大,担任博后研究员,隔年成为助理教授,1981年升等为教授。
(克里斯托夫·戈尔咨教授)
在爱大天文物理系,他除了教书,也担任JGR期刊(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资深编辑,并带领一群博士生和研究员研究理论物理电浆(又称等离子体)的项目。
他一天到晚全世界飞,在参加学术会议后,总是会从非洲、东欧等地带纪念品给办公室同事乔·安。
案发时,乔·安是JGR期刊的总编辑,与戈尔咨互动密切。
事后,乔·安将案发过程写于文章“TheFourthStateofMatter”(“物质的第四种状态”),1996年发表于《纽约客》。
身材瘦长的戈尔咨,常常穿着针织外套和牛仔裤。
虽然才47岁,已是一头白发,说话时带着德国腔调。
他与太太乌尔丽克、女儿、儿子,以及一条名叫麦卡的狗住在物理大楼外两条半街。
案发时,他的母亲从德国来探访他们。
45岁的罗伯特·史密斯(Dr.RobertSmith)是系里的副教授,大家都喊他鲍勃。
他身材结实粗壮、脾气暴躁。
乔·安跟他合不来,他们曾经恶言相向、相互威胁,在彼此面前摔办公室的门。
(罗伯特·史密斯副教授)
学术圈里的不和睦司空见惯,有时无需任何理由。
话说回来,谁在办公室里没有那么一两个同事,话特别不投机呢?不过,他们大部分都能持着专业的态度,让工作正常运作。
乔·安形容史密斯对待卢刚像对待一条狗,而卢刚对此很敏感。
可史密斯是戈尔咨最好的研究伙伴和朋友。
他们不但每天至少花半天的时间一起谈论研究,也一起写学术文章。
根据乔·安的说法,这一对在物理界颇有名气。
44岁的德怀特·尼克森教授(Dr.DwightNicholson)在乔·安的笔下是一个个儿高、讨人喜欢的奇葩,每天早上用他那朝气蓬勃的“Hello”跟每个人打招呼。
他和戈尔咨、史密斯一样,也研究电浆。
(德怀特·尼克森教授)
尼克森被任命为系主任后,剪去他留了多年的马尾,还一手创立戈尔咨负责的那个研究项目,替系里争取研究经费。
卢刚、山林华,以及系上多个优秀的中国学生,都是因着这个项目才能到美国留学。
这四名在研讨会里丧生的受害者,三个都担任了卢刚的博士论文指导工作,而山林华是卢刚的师弟、朋友,以及前室友。
第五个受害者,56岁的安妮·克黎利教授(Dr.T.AnneCleary)是教育学院的教授,也是许多中国学生的导师。
她在学校里也担任副教务长(中文报道和网文都称她为副校长,但她的行政职称原文为AssociateVicePresidentofAcademicAffairs)。
(安妮·克黎利教授)
根据报道,她出生在中国,是个传教士的女儿。
克黎利膝下无儿女,待中国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
除了学业指导、生活细节的关照,她还固定在感恩节和圣诞节邀请离乡背井的学生们到家里作客。
第六个受害者,23岁的菲裔美籍女学生米亚·茜奥森(MiyaRodolfo-Sioson)是克黎利的助理,案发前才刚开始工读没多久。
(米亚·茜奥森)
茜奥森是这场谋杀行动里唯一毫无关联的受害者。
她与卢刚互不相识,为什么卢刚要射击她?媒体对此有诸多猜测:茜奥森是否对卢刚造成任何威胁?或是,她美丽的舞者体态唤起卢刚在感情方面的不如意?真相将永远是个谜了。
为了这个谜,茜奥森付出了终身的代价。
那颗子弹嵌入了她脊椎的顶端,导致她高位截瘫。
(当年媒体报道:案发现场)
梦想的幻灭
案发后,警方在309会议室找到一只卢刚留下的黑色文件包,里面有一封英文声明信。
《纽约时报》、《洛城时报》、《芝加哥论坛报》以及当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收到了这封信的影本(也有部分报道称,案发时信尚未寄出)。
后来警方也拦截了案发当天下午稍早,卢刚从邮局寄到中国的包裹,里面有一封卢刚写给二姐的信。
这两封信的内容以及后来调查显示,卢刚花了长达半年的时间计划、执行了这起枪击。
卢刚二姐事后称,卢刚初到美国时,因梦想成真而非常兴奋、激动。
那么,从1985年到1991年这六年,发生了些什么,让卢刚决定用这么冷酷无情的方式终结曾经的梦想,夺取师长、师弟,以及自己的生命?
对物理失去兴趣 其实,卢刚在美国过得并不开心。
两年的学习让卢刚对物理逐渐失去了兴趣。
在信里,他告诉二姐自己后悔学了这么理论的专业,而不是选择一个“更实际一些的学科”。
而他也尝试着做出改变。
1987年末,卢刚去了学校的国际教育办公室,向职员布鲁克询问转系的手续。
他想转到商学院。
布鲁克告诉他,若他不能找到其他收入来取代目前的助教工作,只能自己支付高昂的商学院学费和生活费。
卢刚也询问了商学院,得到与布鲁克类似的回答。
由于商学院一般没有科研的需要,也就没有经费提供给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里的档案显示,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在那年11月也拒绝了卢刚转入的请求。
作为一个博士生,卢刚的收入是给系里当研究或教学助理,这样可以免去学费,并获得12000美元的工资(9个月)。
这也是美国大多数博士生的收入来源。
相对于纽约或洛杉矶等大城市,住在中西部如爱荷华小城各有优缺点。
优点是外在诱惑少,能专心学习,而且消费也低。
根据报道,卢刚常去的中国饭馆,一顿晚饭只要5刀。
学校附近也有亚洲超市可以买菜、日用品。
缺点则是工作机会少,据说连当个看小孩的保姆都需要工作签证。
不像80、90年代在大城市里的中国留学生,经常是用一半的时间念书,一半的时间(非法)打工挣钱。
找不到其他收入来源,卢刚只得继续留在物理系。
与同学家人疏远、感情不顺 卢刚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感情方面也不顺利。
卢刚一直试着找女朋友,特别是美国人,但都没成功。
媒体报道称,他除了在酒吧里认识女孩儿,也在校刊上刊登了交友广告,写着“我想找个人一起分享开心与宁静的时光”。
多处媒体报道他“沦落到花钱买性”,而且对此事毫不避讳。
一次假期后,卢刚带了照片给中国同学们看。
照片里的卢刚在拉斯维加斯,腿上坐了一个漂亮的舞女。
卢刚告诉大家,70刀美元就买得到了(另一说法是90刀)。
报道暗示,这个价钱买到的是性交易。
根据报道,卢刚在美六年,不但一次也没有回过家,还逐渐与家里疏远。
1987年,他原本可以得到一次公费回国的机会,却去了巴黎。
系里学生冯煒回称忆,有一年暑假他回北京看家人,卢刚的姐夫带来一箱中药和土特产,让他捎回美国给卢刚,还询问他卢刚的状况。
1991年4月,卢刚的父亲托卢刚高中同学ZhengFeng联系卢刚。
卢父告诉Zheng,从春节到四月,他音信全无,家人很担心。
同时,卢刚在学校里朋友也不多(我后面还会提到)。
流连忘返于酒吧 卢刚平日里唯一的消遣是校园外的“运动栏酒吧”。
酒吧里一共有12台大电视银幕,随时播放着ESPN(运动台),一扎啤酒75分,还有“最漂亮的女孩儿”。
卢刚自称,这是整个城里他最喜欢去的地方,甚至在他那辆灰蓝色克莱斯勒的后车厢门上贴了一句标语:“我宁可在运动栏酒吧里玩儿。
”
(图示:“运动栏酒吧”) 连乔·安都注意到了,卢刚不再全心投入学习,花在实验室里的时间也少了。
学术研究需要付出极多时间与心力,物质上的报酬又相对很少。
若没有热情支持,是很难维持的。
毕业波折、找工作没下落 尽管遭遇各种困难,卢刚还是写完了博士毕业论文,并开始申请工作。
1991年4月,卢刚进行了论文答辩,在场的至少有戈尔咨、尼克森,和史密斯三个教授。
答辩是一个所有读博的人都会记得的大日子。
十年寒窗,就剩这临门一脚。
而这临门一脚,很多时候更像是一场仪式。
指导教授认为这个学生准备好了,才会让学生预约、安排答辩事宜。
没什么意外的话,通过的概率是很高的(我在下篇会再提到)。
不幸的是卢刚的答辩很不顺利。
尼克森教授给他提了很多问题,让他十分狼狈。
卢刚事后称,那场答辩让他“当众遭受严重的个人羞辱以至产生愤怒的情绪”。
戈尔咨的妻子乌尔丽克记得,那天傍晚戈尔咨回到家时,垂头丧气地告诉她:“今天卢刚在大家面前出丑了。
”同时,戈尔咨对尼克森的做法也不太开心。
他不懂,为什么尼克森要这么打击卢刚,让他在众人面前难堪呢?(戈尔咨与尼克森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所以尼克森的行为应该不是基于与戈尔咨的私人恩怨)。
戈尔咨认为,卢刚的答辩是没做好,“但你不应该那样羞辱一个学生。
” 最后,卢刚被要求在论文里做一些小修改(这其实是常见的要求)。
对卢刚这个一帆风顺的尖子生而言,这是很大的打击与伤害。
偏偏,他找工作也四处碰壁。
根据报道,卢刚至少向40~50家大学发出申请信,但都被拒绝了。
案发后,代理系主任佩恩教授说,那一年经济确实不景气,美国的物理研究经费在缩减,大学也不再增加物理系的教职。
再加上很多好的苏联科学家也在争取来美国的机会,使得工作越来越难找。
一般情况下,系里可以支持下卢刚,用一半的工资留他当助教。
可这一年,戈尔咨的研究经费也即将枯竭,他实在别无选择。
乌尔丽克也证实了这点:“我丈夫的(研究)合同很紧,研究经费之前已经用完,要到(1991年)11月才能再进账。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时,人生的打击接踵而至,着实令人难以招架。
爱大每年颁发D·C斯普顿特论文荣誉奖给一个当年毕业的博士生,获奖者有奖金2500刀。
由于一年只有一个得奖主,所以每个系轮流。
1991年轮到自然科学,所有自然科学专业的系都能提名合适的学生参加竞赛,物理系也不例外。
根据乌尔丽克的说词,系主任尼克森询问了校方是否能提名两个人。
他心里盘算着一起提名卢刚和山林华。
可到了四月下旬,经历过卢刚令人很不满意的论文答辩之后,他改变了主意。
未与戈尔咨讨论,他便擅自决定单独提名山林华。
4月26日,卢刚发现被提名的人不是他,而是山林华,那天下午立即去见了导师,称自己对于这个决定“很生气”。
卢刚认为,他还在修改论文,过几天就能完成,可尼克森已经提名了山林华,这对他很不公平。
但在戈尔咨和其他教授眼里,这个奖只是校内的,并不那么重要。
他告诉妻子:“这个奖对于卢刚的未来影响并不大。
”代理系主任称,“这个奖甚至对物理系都不重要,校外的人可能听都没听过。
” 同时,戈尔咨也认为山林华比卢刚更有资格得到这个奖。
他告诉妻子,山林华花了更多时间在实验室里,更充分地利用了导师的指导,而这些努力都反映在他的论文里。
更令卢刚愤怒的是,山林华在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奖项和奖金。
导火线 卢刚给学校的行政单位写了好几封申诉信,反复抱怨尼克森在截止日期前提名了山林华,这对他很不公平。
其中一封信寄给了克黎利教授。
校方没有公布这件事处理过程的通讯内容,但这些申诉信戈尔咨和范艾伦(系上已退休的大佬,案发那栋大楼便是以他命名)都看过。
范艾伦称,一开始,这些信看起来挺合理,只是要求重新审查提名的过程,但最后“卢刚变得很不理性,扭曲他的抗议,宣称这是对他的种族歧视”。
(山林华也是华人,所以不存在种族歧视)。
这时,卢刚完全绝望了。
他有时候会参加星期五下午的研讨会,或系上的其他学术活动。
但更多时候,他就待在家里看着肥皂剧。
他心里充满了怨恨,以至于当他收到系里定期寄给毕业校友的捐款信时,他寄出了一张支票,给系上捐了一分钱。
死亡计划 5月21日,卢刚去了一趟当地的警长办公室。
他填写了一张申请书,然后连同他的美国驾照、5刀美元的费用交给柜台。
他申请的是枪支持有执照,正常程序三天就能办好。
这三天内,警长会审查申请人的背景,同时在国家犯罪信息中心里调阅档案,确保申请人没有案底。
收到卢刚的申请书时,警长迟疑了。
他从来没有发过枪支执照给爱大的中国学生,甚至发给任何非美国公民。
他事后回忆,“我不确定州立的枪支法是否适用于非美国公民,但那时我觉得不妥,因为我无法进行一般的背景调查,也无法得到申请人在家乡的犯罪记录。
” 警长让职员打电话给上级机构,询问他是否能拒绝发出这张执照。
他得到的回答是,“不能。
”即便申请人不是公民,但他也享有公民的权利,只要他遵守居留的规定。
于是,警长在5月24日发给卢刚一张合法持有枪支的执照。
5天后,卢刚花了101.87刀,买了一把0.25口径的手枪,并开始练习打靶。
案发后,警方在他的车子里发现练习用的射击靶。
过了不久,他在一家当地体育用品店“FinandFeather”,花了179.99刀以及他的第一把手枪,换购了一把威力更强的“金牛座”0.38口径左轮手枪。
(图示:“金牛座”0.38口径左轮手枪) 同时,卢刚的抱怨信一直没有下文。
他甚至写给了校长,和爱荷华州最大的报纸媒体《得梅因纪事报》,却都没有具体反馈。
事实上,这时学校的相关单位还在想着如何处理卢刚的抱怨。
十月中旬,尼克森告诉戈尔咨,卢刚写了那些愤怒的申诉信件。
乌尔丽克事后回忆称,“我丈夫回家时,看起来心烦意乱。
他说,卢刚向学校投诉了尼克森。
”隔天,戈尔咨去找了卢刚,试着告诉他,那个奖真的没啥大不了。
而且,山林华选了一个比较难写、风险较高的论文题目,也写得很好。
乌尔丽克问他:“他能理解吗?”戈尔咨叹了口气:“我不知道。
” 不,卢刚不理解。
在这次谈话后,他继续给学校写信,在其中一封里描述,戈尔咨这么警告他:“如果你继续,事情可能会适得其反。
” 乌尔丽克称,如果戈尔咨确实这么说,他极有可能指的是,这些充满牢骚冤屈、敌对学校的信可能会影响卢刚找工作的前景。
但卢刚却坚持,这证明校方对他的诉求视而不见,还企图把这件事压下来。
他的遗书写着:“自此之后,我便对自己发誓我一定要不计一切代价报复。
” 向世界告别 信用卡消费记录显示,9月18日,卢刚花了199刀买了一张灰狗巴士的票。
两天后,他在美国最南端,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一家中国餐馆里吃了晚饭。
接下来几天,他去了奥兰多的海洋世界、在迪士尼乐园拍了游行的照片、在纽奥良水族馆刷完了信用卡的额度。
一周后,卢刚回到了爱荷华。
10月初,卢刚寄给在北京的二姐一张一万美元的汇票。
收到这么一大笔钱,她目瞪口呆。
想不到两个星期后,她又收到了一张,金额一模一样。
这次,汇票上还附了一张纸条,让她把钱存到银行里,还说了句“以后你就会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天是10月28日,她心里开始感觉不安。
三天后,她打了越洋电话给卢刚,问他过得好不好,为什么给她寄了这么多钱。
卢刚只告诉她,美国的治安不太好,并让她把钱存在银行里。
卢刚问了父母和二姐孩子的近况,但只字未提他在学校和系里的事,只说了一句:“我还好。
我这一生一直很实诚坦率,却为此受苦。
别人利用了我,我很难受。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对话,卢刚没有透露半点他接下来的行动。
卢刚在生前的最后时刻,领出了两张银行卡上的钱,一张是4793.01刀,另一张是520刀。
他打包了衣服、一台相机、一台收录音机、一只望远镜,以及一把吹风机,最后附上一封信。
11月1日下午,卢刚先去邮局寄出了包裹,收件人是他的二姐。
卢刚给他二姐的信中到底写了什么?他为何走上这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