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宇宙没有边缘,是个无限膨胀的个体。目前科学家根本没有办法检测到宇宙有多大,因为宇宙就没有边际。其实在宇宙中最可怕的应该就是黑洞了吧。据科学家观察的现象来说,在黑洞的周围没有任何东西,一颗星星都没有。因为黑洞的吞噬能力太强大了。黑洞是一个连光都吞噬的物体,还有什么不敢吞噬的呢?
近几年,我国陆陆续续有10位宇航员登上太空了,未来我国会有更多的宇航员登上太空。那么如果宇航员不慎掉入黑洞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按照科学依据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我们知道了,黑洞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它不放过任何一个物体。以至于黑洞的周围没有任何星系的存在,其实看似黑洞是一个孤单存在体。不过被吸入黑洞的物体,要么被粉碎,要么被压缩成不足一纳米的物体。其实有些人认为,宇航员掉入黑洞中,会被压缩,会被粉碎。其实这些只是人们自己的猜测,具体是怎样的一个情况,还得具体分析一下。
如果宇航员不慎掉入黑洞中,那么他会瞬间死亡吗?其实这是个假命题,有可能会死,有可能不会死。其实黑洞还有一个别称叫星际之门,言外之意就是可以通过黑洞进入另一个空间。不过星际之门就像虫洞一样,黑洞是阻隔宇宙和另一个空间的障碍。在黑洞的另一边有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我们所没有见到过的。
不过宇航员掉入黑洞,有可能会去到另一个空间中,或者到达宇宙几十亿光年之外的地方。如果想要顺利的生存下来,那就必须要超越光速。根据爱因斯坦的定论来说,光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宇航员可以借助黑洞超光速的力量,来完成穿越。不过这得需要先进的技术,目前我国现在的航天技术还达不到,只有在未来国家能在这一方面得到重大突破,那时人们穿越太空都不是一件难事。
当人类拍摄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在各种媒体上广泛传播、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的时候,4月11日下午,大峪中学及时邀请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科院首席科学家、曾历任哈佛大学“爱因斯坦学者”、哈佛大学史密松天文台PI研究员、获得美国宇航局颁发的“爱因斯坦学者奖”、美国密歇根大学颁发的“杰出青年校友奖”的刘继峰研究员,给“1+3”学部的同学们做了一场《“看见”黑洞》的精彩报告,用前沿权威的阐释,将同学们之间关于黑洞的热议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触类旁通到各个相关学科的关键知识领域。
黑洞已经成了现代人类文明中的基本概念,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和影视作品中,那么黑洞到底是什么?是吞噬一切的怪物吗?宇宙中又是否真有黑洞存在?如果我们遇见黑洞,它们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通过黑洞人们能否像《星际穿越》中的库伯一样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现在的科学研究,如何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刘继峰博士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具体的数字,运用高中同学所掌握的知识,让同学们对这一科学概念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并对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等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黑洞问题”也是科学知识荟萃的问题群,当刘继峰研究员告诉同学们拍摄这张照片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数据的计算就历时两年,也让同学们深深理解了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重要和科学探索的艰辛。
刘博士的报告从一个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科学概念、一个广泛热议而又缺乏真正了解的科学现象的关注,提升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并紧密结合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激发同学们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报告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非常精彩的问题,刘继峰教授一一给予了准确清晰、引人思考的回应。
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精彩问题:
陈若轻同学的问题:1.光、温度与波长的关系。2.黑洞有没有消失的那一天。3.对黑洞而言时间的意义。4.黑洞相对天体而言的意义?
王朝同学的问题:1.引力常数与电磁力和强互力的比值都如此地巧妙,以至于地球足以形成像人类的智能生命,而不是松散在宇宙的夸克,这是因为我们的宇宙经过精心设计还是人择原理。2.黑洞的智能转换的效率远高于裂变和聚变,那以后黑洞能不能作为能量来源。3.黑洞吞噬物质,将具有丰富细节的物质结构变为单一的质量这一数据,是否意味着宇宙的信息在不断减少。
刘冕峰同学的问题:宇航员被黑洞吸入看到的景象如何传输给地面上的人类?(答:无法传输 电磁波均会被吸入黑洞)
董子涵同学的问题:《时间简史》中提到宇宙中各时空都会有正物质、反物质,在万亿分之一秒内产生又湮灭,反物质没有足够能量逃逸就被吸入黑洞,所以宇宙中一些物质的诞生是否与黑洞有关?
王飞扬同学的问题:人类能不能在耗尽地球资源之前走出地球?未来飞船的发动机可能是什么?
……
关于黑洞,关于宇宙,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由此更深地植入同学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