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制作出通行了360多年的《授时历》为后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郭守敬参与制作的《授时历》除了在天文数据上的进步之外,计算中也有重大的革新和创造。
在水利工程方面,郭守敬始终贯彻灌溉,防洪,漕运三位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也为社会带来了福利。
除此之外,郭守敬还提出过以海平面为基准,比较卞梁和大都地形的高低差,这也为地理学中,“海拔”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郭守敬还制作和改进了很多实用的仪器,比如,玲珑仪,候极仪,浑天象,立运仪等,这些都与郭守敬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解放日报》2012年4月15日第2版《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报道: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这是郭守敬的又一历史贡献,作为郭氏族人感到自豪!!
据百度百科“郭守敬”条记载:郭守敬一生的重要业绩之一即奉旨进行“四海测验”。
原文如下:
王恂、郭守敬等同一位尼泊尔的建筑师阿尼哥合作,在大都兴建了一座新的天文台,台上就安置着郭守敬所创制的那些天文仪器。
它是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之一。
由于郭守敬的建议,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家,到当时国内26个地点(大都不算在内),进行几项重要的天文观测。
在其中的6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
这些观测的结果,都为编制全国适用的历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这一次天文观测的规模之大,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
值得敬佩的是,1279年,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中国黄岩岛。
这件事在“证明”中国对黄岩岛有治理历史方面非常重要。
因为这是中国在漫长的“自古”岁月中唯一一次和黄岩岛相关的记载。
如果没有了这个支点,那么中国历史上对黄岩岛的记录就要到1935年地图开疆之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