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历史 > > 正文
外蒙古是什么时候独立的?原因是什么?
上传时间:2022-01-12 22:58点击:

外蒙古的丢失,令许多人感到遗憾不已。论者往往认为是民国丢失了满清王朝苦心经营下来的外蒙古。但实际上,清朝对外蒙古的统治类同羁縻,并不稳固,在清朝灭亡前就已独立出去。民国竭力弥补,但仅保住了有大量汉人移民的内蒙,终究在强大的苏联干涉下无法挽回外蒙的独立。

 

觉得是用软软的沙子堆起一座城堡坚硬,还是用砖头堆起一堵墙坚硬?

 

 

沙子堆成的一座城堡堆起来虽然容易,用手一捏就成了形状。但是要摧毁它也非常容易,只需要轻轻一脚,沙子城堡就会轰然倒塌。砖头砌成的墙虽然不容易制作,砖头要用粘土在窑里烧很久,但经得起风吹雨打,刀砍剑劈。

 

满清之所以最终失去外蒙古,就是因为满清的外蒙古就是一个沙子捏起来的城堡。

 

为什么叫沙子捏起来的城堡呢?就是只团结收买几个贵族和宗教领袖,允许他们高度自治,用大把的金钱换来所谓的效忠。而与广大的外蒙古老百姓毫无交流也毫无感情,甚至残酷剥削。如果金钱团结来的贵族和宗教领袖有更大的想要独立的野心,那么那个沙子城堡就完蛋了。

▲清朝在外蒙所设盟旗以喀尔喀四部为基础,没有打散部落结构,喀尔喀蒙古首领有极高的自治权

 

满清统治外蒙古的方法就是这样一个沙子城堡法。满清控制外蒙古靠的就是统战贵族,也就是封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为亲王郡王台吉,满清规定蒙古亲王拥有半个满人亲王的地位,每年有俸银二千两。蒙古大小台吉等同于满清宗室,一二三等台吉等同于一二三品官,闲散台吉等同于四品官。且各有俸禄。而这些大大小小的王爷和台吉,还经常被招为满清驸马。每一次满清嫁公主不但要拿出海量的嫁妆,还要不少汉人作为陪嫁户去蒙古。中原百姓损失了大笔的金银和众多人口换来了所谓的满清控制外蒙古。

 

内蒙古亲王,每年俸银二千两、俸缎二十五匹;郡王俸银一千二百两、俸缎十五匹;贝勒俸银八百两、俸缎十三匹;贝子俸银五百两、俸缎十匹;镇国公俸银三百两,俸缎九匹;辅国公俸银二百两、俸缎七匹;札萨克台吉、塔布囊俸银一百两、俸缎四匹。外蒙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之俸银俸缎,其数与内蒙古王公相同。惟外蒙古之汗王,其俸银俸缎等级,视亲王有加,计俸银二千五百两,俸缎四十匹。

                       ——《清会典》

 

除了蒙古的贵族,还有另一股势力在满清控制外蒙古中获得了利益,那就是以晋商为首的内地商人。

 

雍正时代虽然把布里亚特蒙古出卖给沙俄,承认了沙俄对贝加尔湖地区的统治,但是沙俄东进也导致了北亚丝绸之路的建立,清廷在恰克图设置商埠,进行贯通欧亚大陆的贸易,其庞大的利润使得外蒙经济发展繁荣,成为清朝以经济手段控制外蒙的基础。但恰克图贸易的利润,主要都落入了内地皇商的腰包。

▲恰克图贸易

 

满清从努尔哈赤开国开始,就注意笼络商人为自己所用。努尔哈赤有时候欠商人银两来不及归还,就用玉玺在纸上盖印。这种纸称为“龙票”,到了康熙年间,拥有龙票的商人越来越多,满清无钱归还,只得想出了一个歪招,禁止汉人农民去外蒙古种地,禁止汉人去外蒙古教书,让蒙古人保持愚昧落后和内地隔绝。却允许龙票商人去外蒙古倒腾贸易,这些内地商人借着蒙古人文化落后,不懂汉字也不会识数的弱点。经常虚抬物价,比如用草原紧俏的一包盐换一只羊,用一匹布换一匹马。再比如私放高利贷,一个月后不还钱就要利滚利。三年内不还钱者,牛羊牲畜就要被都拉走。

 

▲满清光绪年间的龙票

 

在满清的统治下,广大外蒙古人民对满清对中国毫无认同也毫无感情。那些不识汉字也不会蒙古字的外蒙古百姓眼里,朝廷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只是模模糊糊的知道自己上面有个王爷。王爷说听满清皇帝的,那就听满清皇帝。王爷说和准噶尔人一起造反,那么就造反,哪天王爷说投靠俄国,那就投靠俄国。中国,是什么?对于内地,长城那边的人?同胞?笑话,外蒙古人眼里只有狡猾的奸商。

 

满清并没有把汉文明留给外蒙古,而只是把内地商人残酷的剥削和狡猾留给了外蒙古。

 

满清的外蒙古政策早在乾隆年间,满清极盛时代就爆发了危机。满清的和亲政策和封王政策并没有收取外蒙古贵族的人心。他们不少人都是“两面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时时刻刻都想恢复蒙古人的帝国。

▲富察皇后

 

比如乾隆的亲女婿,也就是乾隆的白月光富察皇后的女儿嫁的那个人——科尔沁亲王,他曾经被满清委以重任,监视心怀二心的准噶尔人辉特部阿睦尔撒纳,没想到却和阿睦尔撒纳沆瀣一气,图谋反清。

 

以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为科尔沁亲王,与阿逆言语相通,气类相近,令与之偕行,俾耦居无猜,实阴伺之。乃额驸为其所绐,反与之昵,阿逆遂恃为奥援。

 

事闻,上以额驸匿情不奏,欲立正典刑,来文端公请曰:“愿皇上念孝贤皇后,莫使公主遭嫠独之叹。”上挥泪太息,免其死,只褫其爵,额林沁多尔济以元裔故,特与赐死。 

              ——满清礼亲王昭琏《啸亭杂录》

▲阿睦尔撒纳

除了科尔沁亲王,满清册封的喀尔喀部的贝勒(后封郡王)青兖咱卜也被阿睦尔撒纳拉拢。在阿某人新疆反清的同时,青兖杂卜在外蒙古发动名为“撤驿之变”的叛乱,将喀尔喀几十个驿站的蒙古人撤走,造成满清很长时间“羽书不至”,通信中断。完全不知道前方情况,满清新疆军队成为了一支孤军,差一点被阿某人率领的叛军消灭。

 

乾隆十六年,以和托辉特紥萨克贝勒青衮咱卜纵所属人私出汛界与准噶尔回众贸易,致潜居乌梁海,夺贝勒,诏额璘沁袭其爵,定乌梁海出入汛界例。二十一年,青衮咱卜胁乌梁海叛,大兵至,皆弃去。二十五年,铸唐努乌梁海总管印给之。

                    ——《清史稿.藩部传》

▲外蒙古活佛在外蒙地区有着极高的威望

 

然而大乱之后满清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维持了这种在外蒙古非常不正常的统治体制。到了满清末年,外蒙古大活佛已经开始秘密勾结俄罗斯,开始了独立计划,并公然对满清驻蒙大臣提出不派官员和军队驻防外蒙古的要求。到了满清宣统三年,外蒙古趁满清与革命党作战之际,悍然宣布了独立。

 

 时哲布尊丹巴与三多不协,是部亲王杭达多尔济等以债务素密结俄人,不悦新政。於是俄照会外务部,有不驻兵、不派官、不殖民之要求。

 

洎武昌事起,各省鼎沸,杭达多尔济等遂於十月初九日拥哲布尊丹巴称尊号,建元立国,置内阁。以喀尔喀八十六紥萨克名义通牒中外,指斥清廷,兴复元业,驱逐在外蒙之满清官兵。三多被迫去职,赛尔乌苏管站站员亦于十二月去职。於是喀尔喀四部举非清有。 

 

                   ——《清史稿.藩部传》

▲徐树铮将军

 

满清的外蒙古统治就这样结束了,这种统战贵族,人为隔离内地与边疆联系,不推广国语教育的做法最终宣告了它的完全失败和可耻的破产。外蒙独立是在清朝尚未灭亡时,民国虽有徐树铮一度收复,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外蒙人心不亲中国,又有苏联支持,是断不可能保住的。

 

论者又以为外蒙独立重要原因在于清末实施新政,“放垦牧地以移民实边,设置郡县以管辖移民,强化外蒙驻军”,试图将大量汉人迁入外蒙,结果激化了民族矛盾。

 

然而当时清朝已经风雨飘摇,再实施这一策略自然只能激化问题。然而在清朝国力正盛之时,完全可以在外蒙大量迁入汉人开垦。

▲元朝曾经在岭北行省实施屯田

本身,外蒙古也有少部分地区是适合农耕的,元朝就有屯田记录——

 

至元二十年,令西京宣慰司送牛一千,赴和林屯田。二十二年,并和林屯田入五条河。三十年,命戍和林汉军四百,留百人,余令耕屯杭海。元贞元年,于六卫汉军内拨一千人赴青海屯田。北方立站帖里干、木怜、纳怜等一百一十九处。

 

                     ——《元史·地理志》

▲科布多

 

假设这样做了,待汉人根基既稳,到国势衰弱时,外蒙想独立,外蒙已经站稳脚的汉民也不会答应(通说认为外蒙独立时的科布多大屠杀杀死了十万汉人,但实际上当时科布多只有数千商民,如果真的有十万汉人在外蒙建立社区,断不至于引颈就戮)。

 

但清王朝秉持防汉政策,不允许汉人农民进入东北、南疆、蒙古,到末期面对列强侵逼,才慢慢解禁,已经太迟了。

▲防止汉人闯关东的柳条边,最终导致中国失去了外东北

 

满清有没有清醒的大臣呢?有,就是左文襄公左宗棠,左宗棠收复并解放新疆后,认为新疆发生叛乱就是没有推广汉语教育,普通塔兰奇人萨尔特人不懂汉语,有冤屈无法和官员打交道解决,最后只能付诸于暴力。而新疆的宗教人士和贵族又心怀二志,有不少两面人总希望暗中叛乱。应该推广汉语教育,实行纲常教化。最终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新疆实行了郡县制度由汉官管理,并开始了科举,到了清末出现了两个维族秀才。直到民国成立甚至抗日战争,新疆也没有脱离中国。

▲左宗棠

 

因此,今天我们治理边疆要以满清外蒙古政策为鉴,绝不可包容贵族和两面人,要狠狠打击。也不能一味绥靖要果断推行国语教育,内地边疆一体才能长治久安,收买几个贵族最终不过是养肥了一群饿狼,只有让内地的人民和边疆人民文化语言习俗都是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才能真正江山一统,金瓯永固。

▲霍去病

现在营销号整天鼓吹外蒙想要回归中国,自欺欺人,外蒙喀尔喀人自认黄金家族后裔,成吉思汗子孙,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主动回归中国呢?只能等中国强大之后武力收复。收复之后,绝不可效内蒙之例,列为自治区引发一系列问题,而应该设漠北省,大量迁徙汉人,与当地蒙古人通婚,子女皆列汉籍,抹除当地的蒙古文化,在漠北省开展纪念卫青、霍去病、裴行俭、王忠嗣等汉唐英雄的活动。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