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论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时,徐树铮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他作为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最得力的心腹,在民国初年的政坛上纵横捭阖,取得过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他曾率军收复外蒙古,为国家收复百万国土。然而,作为民族英雄的徐树铮,最终却被军阀冯玉祥杀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树铮旧照
徐树铮,字又铮,安徽萧县人,是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头号心腹和得力助手,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时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与冯国璋的斗争中引奉军入关以巩固皖系权力,并主持“安福系”国会和“武力统一”事宜,是北洋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徐树铮因谋略过人,因此获得“小诸葛”的称呼,加之与大总统徐世昌同为北洋时期的风云人物,故此又被称呼为“小徐”。
徐树铮虽然是军阀,但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坚决反对列强通过各种方式来侵夺中国的领土,尤其是在外蒙古问题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外蒙本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利用清廷忙于镇压革命军、无暇北顾的机会,沙俄却怂恿外蒙古宗教首领博克多格根在191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建立所谓的“大蒙古国”。
博克多格根
博克多格根僭号自立后,跟沙俄签订一系列条约,准许后者在外蒙驻军、指导国政、建设铁路、开采资源,俨然让外蒙古成为沙俄的半殖民地。当外蒙古宣布“独立”的消息传到内地后,孙中山、徐树铮对此都表示强烈的愤怒,并提出以军事和外交手段收复外蒙的倡议,因而被报界称为“当时中国唯一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外蒙失土的两个爱国者”。
对于外蒙古的“独立”及其与沙俄签订的各项条约,中国北洋政府一概不予承认,并对沙俄提出谴责和交涉,但限于内部纷争不已、国力衰微,每每无济于事。直到沙俄在一战中身陷欧洲战场,无力牢固控制外蒙古,局势才出现改观。1915年6月7日,中、俄、蒙三方签订协约,外蒙古取消独立,改为中国的自治区,而博克多格根则取消帝号、年号,改由北洋政府进行册封。
由沙俄训练的外蒙古军队
外蒙古虽然表面上取消独立,并且受北洋政府库伦办事大员的监管,但在实际上仍脱离中国的统治,而博克多格根在沙俄顾问的怂恿下,依旧关起门来做皇帝,情况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沙俄政府被推翻,而新生的苏俄政权陷入长达数年的内战中,无力顾及对外蒙古的控制权,由此才给北洋政府收复外蒙古提供良机。
其实,早在一战爆发后不久,北洋政府利用沙俄在远东力量削弱的机会,开始谋划收复外蒙古。当时,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按照规定应当组建参战部队,而负责编练参战军的正是徐树铮。不过,徐树铮练兵的真实意图并非对德作战,而是准备随时出兵库伦。1917-1919年间,徐树铮驻屯西北训练参战军,并派间谍搜集关于外蒙古的各种情报,从而为北征奠定基础。
徐树铮收复外蒙古路线图
1919年初,一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投降而结束,北洋政府随即将参战军改编为西北边防军,并任命徐树铮为北征主帅。同年10月,徐树铮在多伦誓师,亲率西北边防军向库伦挺进。为迷惑、威慑敌兵,徐树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弱者示以强”的策略,一路上旌旗招展、虚张声势,并效仿东汉名将虞诩的增灶计,故意制造出中国军队不断增援的假象。
这套战术果然奏效,外蒙各地王公慑于徐树铮的兵威,并不敢与之争锋,而少数的白俄部队和哥萨克骑兵(都是原沙俄在外蒙的驻军)的顽抗,最终也很快被击溃。当年11月17日,徐树铮兵临库伦城下,博克多格根及其党羽见大势已去,只好出城投降,并向民国大总统呈请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至此,被俄国实际侵占8年之久的外蒙古全境重归中国。
孙中山称赞徐树铮是民族英雄
徐树铮收复外蒙古的消息传回内地后,举国为之欢腾,而孙中山更是在发给徐树铮的电文中,将他与汉代收复西域的名将陈汤、班超、傅介子相提并论,堪称民族英雄(见《孙中山全集》第5卷)。此后,徐树铮留在库伦治理外蒙古,并推行诸如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银行、创刊日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有益于当地的事业,使得外蒙古与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可惜的是,就在收复外蒙古1年多后,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被迫率主力军返回内地参战,仅留下少量兵力驻防库伦、恰克图等地,由此给博克多格根集团重新分裂国家提供机会。1921年2月,原沙俄白卫军将领恩琴男爵在接到博克多格根的求援信后,亲率数万精锐骑兵侵入外蒙古,并在日本的支持下,迅速击溃高在田指挥的中国驻军,占领库伦并重新扶立博克多格根为“大蒙古国”皇帝。至此,外蒙古再度脱离中国的怀抱。
恩琴
直皖战争最后以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告终,徐树铮随之被徐世昌罢免全部官职,仓皇逃往日本避难。1921年2月初,不甘寂寞的徐树铮秘密抵达福州,在当地军阀的支持下组建建国军政制置府,并积极联络孙中山、张作霖以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但很快便以失败告终。1922年底,徐树铮前往上海,在隐居近两年后又出国游历,遍访欧美、日本诸国以考察政治。
1925年冬,徐树铮结束海外游历回京后,立刻投入到联合大军阀孙传芳、张作霖以反对国民军首领冯玉祥的计划中(冯此时是控制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的大军阀)。冯玉祥得到情报后,自然感到芒刺在背,再加上7年前徐树铮曾枪杀他的恩主兼舅丈陆建章,因而对徐树铮萌生杀心(陆建章是直系大佬,在担任督理陕西军务时曾大力提携冯玉祥)。
冯玉祥剧照
正因如此,在徐树铮乘火车离京赴津途中,得到消息的冯玉祥命部将张之江在廊坊火车站劫持徐树铮,随即将其枪杀于军营,时在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遇难时,年仅45岁。徐树铮的遗体运抵北京后,段祺瑞抚尸痛哭,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并命人将其隆重安葬于萧县凤家山之原。曾为国家收复百万国土的民族英雄,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实在令人悲愤。
参考书目:《徐树铮先生文集年谱合刊》、《徐树铮传》、《北洋政府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