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女神节之际,为大家讲述历史真实存在的四位杰出女性妇好、钟无艳、独孤伽罗、马皇后,她们也是兴国的王后,代表着武、忠、智、贤,深受君王和百姓的喜爱,其中有位相貌还很丑陋!
第一女统帅兼大祭司
她是商朝第23位国主武丁的妻子,也是商朝的女统帅、大祭司,她的名字叫妇好。
可能有些人对这个名字十分的陌生,没关系,毕竟这个名字曾一直埋藏在地下千年。直到现代考古学家在河南挖掘殷墟时发现大量的甲骨文,祭祀文中多次出现两个字。考古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个两个字代表某位将军并且这位将军还有主持祭祀的能力,表明了她的地位十分崇高甚至不在武丁之下。更令人兴奋的是还找到了刻着这两个字的墓,不过当时挖掘的考古学者并不是认识,后来请来了专家郭沫若,郭老认出了这两个字为“妇好”,墓的主人竟然是个女人!
此后,人们开始着迷般研究妇好墓,并对妇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妇好是武丁最爱的一位王后,她武力值爆满,战功赫赫,曾经多次为商朝征伐周边,曾亲率大兵征讨鬼方、东夷。死后墓中还有很多兵器陪葬,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妇好除了出征打仗外,她还身兼一个特殊职位就是女祭司,也就是占卜官。
商朝信鬼神,每逢商议大事必然烧龟甲以问吉凶。而这种问卜吉凶的事,是皇家特权,民间百姓无权染指。而妇好就是当时执掌问卜之人,是国家重要事宜的实际决策者,某些方面地位已高出武丁,在妇好的帮助下武丁治理的商朝出现了中兴。
妇好死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号“辛”,商朝后人尊其为“母辛”。
四十未嫁的丑女娘娘
她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四十未嫁却志向远大,直言死谏,辅助君王成为无盐娘娘,她的名字叫钟无艳!
钟无艳,复姓钟离,名无盐,后简称钟无盐,后世因为戏剧流传误写为钟无艳,她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另外三位是黄帝的侧妃嫫母、举案齐眉的女主角孟光、东晋名士许允的妻子阮女),却是齐宣王的王后。在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详细记载了钟无艳,话说钟无艳40岁时还是个黄花老闺女,原因是太丑了。原文这样写到“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但丑却没能阻止她有理想啊,她饱读诗书,有治国抱负。因为当时国君齐宣王初期执政时管理国家不行,造成百姓怨声四起。钟无艳就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直言死谏。齐宣王起初被她的相貌吓到了,但听完钟无艳的一番话后,突然如梦中惊醒,竟然痛改前非,并且娶了钟无艳做老婆,还立为王后。钟无艳为齐宣王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国家也慢慢稳定下来。
不过,个人来看齐宣王并非真心喜欢钟无艳而是看重她的智慧,所谓“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意思就是齐宣王有事时就找钟无艳商量,没事的时候就去夏迎春作乐。因为钟无艳奇丑而有才,夏迎春奇美而无能。
有开皇之治之功,与隋文帝并称二圣
出生于乱世之中,经历家道中落之变,十四岁嫁为人妻,孕育十个儿女,辅助自己的丈夫建立大隋朝,她就是独孤伽罗。
孤独伽罗,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写过她,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奇女子。独孤伽罗这个名字似乎人们不怎么提及了,而是成为独孤皇后。她1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当时还在创业的杨坚,刚结婚没多久自己的老爹独孤信就兵败自杀了,杨坚也受到牵连。但杨坚这人还真可以一直对独孤伽罗不离不弃,后面独孤伽罗给杨坚生了五儿五女,一路上辅助杨坚,所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女人,独孤伽罗将杨家打理得紧紧有条,不时还给杨坚出个谋,划个策啥的。
后面,杨坚建立了大隋朝,即位三天后就册封了独孤伽罗为皇后,而且杨坚不像别的皇帝,他没搞什么三宫后院,独孤伽罗在世时,他独宠独孤伽罗,与独孤伽罗同甘共苦、风风雨雨四十余年,后人称为爱妻皇帝。
在独孤伽罗的辅助和支持下,隋文帝杨坚迅速稳定国家,带着一帮大臣进行改革,开创了开皇之治之盛世,因为独孤伽罗的功劳,后人将其与杨坚并称为“二圣”。独孤伽罗59岁的时候去世,62岁的杨坚悲痛不已,亲自送亡妻下葬,没过几年于公元604年杨坚也老死,与独孤伽罗合葬太陵。
温婉端庄,患难与共的马氏
她祖上为宿州富豪,家中以乐善好施为德,家道中落成为孤女,自幼聪明,举止从容,长大后温婉端庄,下嫁给了朱元璋,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患难与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贤德皇后,她就是马氏。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封马氏为皇后,因为朱元璋感激夫妻之情,多年的不离不弃,想册封马氏亲族为官,都被马皇后阻止了。立国后朱元璋屠戮功臣名将,马皇后也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明朝初建,百废待兴,马皇后勤俭持家,保持朴实生活,亲自带公主、嫔妃刺绣、纺织。平时以身作则,粗茶淡饭,缝补旧衣,成为后宫典范,让后宫的嫔妃都十分敬佩,都将她比作东汉时的明德皇后。(东汉明德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嫁给了汉明帝刘庄,立为皇后。这位马皇后也是一生俭朴自奉,持家有方,死后谥号明德,与汉明帝合葬。)
从夫妻感情来说,朱元璋也算是重情的男人,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悲伤不已,于是决定不再立皇后。
在感慨这些奇女子之时,也羡慕她们所嫁的男人们,有这样能共进退,共患难的女人作为妻子,真的验证了那句“有妻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