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和封常清死的到底冤枉吗?
上传时间:2021-04-17 01:53点击:
有一次,高仙芝领兵到外打仗,让封常清留守后方,全权处理一切要务。
很多人对这个安排很不满意,因为封常清身材短小,长相丑陋,没有战功却成了二把手,的确人心难服。
这其中最不满意的是高仙芝奶妈家的孩子——中郎将郑德诠。
由于郑德诠和高仙芝从小就同吃一奶、一起玩耍,所以这俩人的关系非常好,天天称兄道弟,甚至郑德诠和***都一直住在高仙芝的家里。
有这层关系在,郑德诠在军中的威望也远高于封常清,所以,他一直都没有把封常清放在眼里。
军规规定,低级军官见到高级军官得下马行礼,但是郑德诠看见封常清,就装作没看见,骑着马就过去了。
军规又规定,封常清这种大领导出去办完事回到军营,高级将领们都得前去汇报一下工作,但郑德诠也装作没听到,就是不去。
在郑德诠看来,老大是我哥,你能奈我何? 但在封常清看来,你这就是找死。
你们只不过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蒜。
你犯军规在前,我杀了你,高仙芝也许会心痛,但也不至于杀我报仇。
高仙芝的老婆和奶妈听说之后,急忙跑到封常清的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下郑德诠,但为时已晚,郑德诠早已被打得皮开肉绽、被磕的头破血流而死了。
杀了郑德诠,封常清觉得还不够,所以还没有过几天,他又找机会杀了两个犯了罪大将。
连续三次的杀鸡儆猴,让军中上下,顿时对他畏惧不已。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军容也为之一新。
高仙芝回来之后大吃一惊。
他没有办法追究封常清的责任,因为军规不是他一个人定的,所有人都得遵守。
他更没有办法赞赏封常清的作为,因为被打死的是他的兄弟,他需要给自己的奶妈一个交待。
所以,高仙芝最后只好选择了沉默,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当作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封常清见老大这种态度,也知道自己让领导左右为难了,所以,他也选择了沉默,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
两个人的默契,互相成就了对方的名声。
高仙芝这叫大义灭亲,封常清这叫治军严格,这件事便被传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千古。
但我觉得,作为小人物的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最应该学习的人,其实应该是那个被活活打死的郑德诠。
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咱不能因为别人叫咱一声兄弟,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别人的亲兄弟。
人呐,永远都得有自知之明,血浓于水的亲情很多时候都靠不住,更别提其它感情。
以邻为壑的案例比比皆是,舍车保帅的事情多如牛毛。
无论什么时候,咱都得先保证自己不犯错,再去考虑其它事情,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封常清算是在军营中彻底站稳了脚跟。
高仙芝在怛罗斯兵败一年之后,他就当上了安西节度使。
公元753年,当年没有被高仙芝灭掉的大勃律,看到唐军新败,就想趁机薅一次羊毛,开始出来捣乱了。
于是,封常清亲自率军跨越帕米尔高原向大勃律国杀了过去。
但殊不知,唐军前期的胜利,都是大勃律设下的圈套,他们早已在菩萨劳城附近埋下了大量伏兵,只等着唐军进入圈套。
不过幸运的是,就在封常清头脑发热的时候,在怛罗斯大战中,骂着李嗣业一起断后的大将段秀实,敏锐地看透了这一切。
他急忙劝谏封常清道:“贼兵屡败,肯定是诱饵,可以先派人去搜索山林,必有伏兵。
” 封常清这才猛然醒悟,立刻派兵去山中搜索,将大勃律军打得狼狈而逃。
经此一战,大勃律再也无力反抗,终于在时隔30年之后,又一次投入了大唐的怀抱。
此战的过程虽然非常简单,规模也不太大,但它的影响却很大,一举消除了唐军在怛罗斯之战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唐的声威又一次震惊了中亚,恢复了之前的势力范围。
此战也是史书中封常清在安西打的唯一一仗。
不过,大诗人岑参,就是那个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当时正好在封常清那里当幕府判官,他在唐诗里还记载了三仗,两次是打回纥,一次是打吐蕃。
吐蕃之战最为激烈,诗中是这样写的: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作为边塞诗人,这种血腥的描写肯定有夸大的成分,但也能从侧面证明,封常清的作战能力的确不同凡响,被后世人称之为名将也算是实至名归。
如果能够给封常清更长的时间,他应该还会再创造几个比较辉煌的战绩。
但是打完吐蕃的时候,已经是754年了,第二年,就有了我们前面讲过的故事: 他入京述职的时候遇到了安史之乱,李隆基向他问计,他夸下海口表示自己到洛阳招兵买马,不须几日就能将安禄山的脑袋提回长安。
但结果却是,他被安禄山打得遍地找牙,短短两三天时间就丢掉了东都洛阳和高仙芝一起退守到了潼关。
退守潼关之后,封常清自知犯了死罪,所以刚刚打退叛军,他就写了一封请罪表文,骑上战马准备亲自交到李隆基的手中。
但是还没等他跑到长安,李隆基的诏书就已经下达了,将他削掉了官爵,让他以平民的身份在高仙芝的军中将功补过。
高仙芝并没有因为封常清的失败而怀疑他的能力,所以又让他当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巡监左右厢诸军。
就这样,两个人在时隔四年之后,又一次成为亲密的搭档。
在他们两个的共同努力之下,唐军终于稳稳地守住了潼关,原来慌乱不已的军心也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但是就在战局开始慢慢好转的时候,却发生了两件意外,要了他们两个人的脑袋。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么,十几天前,李隆基派到陕郡的5万大军,李琬(太子李亨的弟弟)是元帅,高仙芝是副元帅,太监边令诚是监军。
但是他们两个相当于政委,有他们在,李隆基才能对这支军队放心。
但偏偏这个时候,这俩人都出现了问题。
李琬突然死了,是得病死的还是意外摔死的,或者是被敌人砍死的,我们不知道,史书上只说他薨了。
但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推断一下他是怎么死的。
1、他大概率不是病死的 因为李琬是李亨的弟弟,李亨当时只有44岁,李琬最多也就40来岁,平常身体绝对很健康,不然李隆基也不会让他带兵出征。
另外,他死实在是太快了,从出征到死亡不超过18天,就算得了不治之症,也不可能这么快。
2、他大概率不是被敌人砍死的 因为他率领的这支军队,和叛军根本没有正面冲突,他们先跑出的陕郡,叛军才追了过来。
另外,如果他真是战死的,史书中应该会大书特书,皇子英勇战死,为正义的事业而被敌人残杀等等。
3、他大概率发生了意外,而且死得比较窝囊 只有发生了意外,才会死得如此之快。
只有死得比较窝囊,例如逃跑的时候被石头砸死了,掉到河里淹死了等等,只有如此窝囊,史书中才不好意思记载死因。
总之,不管他是怎么死的吧,反正他的死让李隆基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
当然,失去一个儿子,李隆基并不会怎么痛心,主要是李琬一死,少了一个政委,李隆基对这支军队的忠诚度就产生了怀疑。
而就在李隆基怀疑的时候,边令诚这边也出现了意外。
原来唐军还在陕郡的时候,边令诚曾经向高仙芝提出过几个建议,但是高仙芝都没有听从,这让太监边令诚大为恼火,就准备报复高仙芝。
于是,他跑到京城,把高仙芝和封常清狼狈逃跑、丢盔弃甲的样子详细地汇报给了李隆基,并污蔑高仙芝克扣了士兵的粮食和赏赐。
李隆基一听大怒不已,根本没有派人去调查一下,便下令要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公元755年12月18日,也就是洛阳被攻陷的第6天,边令诚便带着诏书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潼关。
他先把封常清叫了过去,宣布完诏书,就要行刑。
封常清从失败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了这一天的来临,所以临死之前,他大声喊道:“常清讨逆无效,死乃甘心。
只是我还有一封谢罪表文,还请交于陛下。
”说罢,他从容赴死。
表文很长,感人至深,读罢让人唏嘘不已,但是由于文章有限,我们只好贴出最关键的几句: 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臣本来想战死沙场,但恐怕长了逆贼的威风,挫败了王师的锐气)。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死作圣朝之鬼……必结草军前。
生死酬恩,不任感激…… 封常清刚刚被斩,高仙芝就从外面回到了军营,边令诚赶紧带着100名陌刀手就兴高采烈将高仙芝围了起来宣布了诏书。
高仙芝大吃一惊,急忙下马解释道:“我退兵有罪,死罪我认。
但我绝对没有克扣赏赐和军粮。
上有天、下有地,兵将都在这里,您难道不知道吗?” 但是事已至此,边令诚哪里会听高仙芝的解释,他一挥手就让人把高仙芝捆了起来,准备行刑。
高仙芝又急忙回过头去对着将士们大声喊道:“我如有罪,你们可以举报;如果没罪,你们就喊冤枉。
” 所有人都知道高仙芝根本没有罪,所以他们纷纷大声喊道:“冤枉、冤枉、冤枉……” 战士们想用所有的力气,挽救自己的主帅,让他带领着大家打退敌军,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但是,任凭他们喊破了喉咙,边令诚也不为所动,让人举起了陌刀,向着高仙芝的头上砍了过去…… 短短一天时间,大唐的两位名将就这样惨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遥想当年,他们穿越塔里木盆地的万里风沙,跨越帕米尔高原的冰天雪地,驰骋于中亚的沙场之上,杀敌于千里之外,是何等的威风凛凛。
大唐因为他们的战功而威震四方,中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臣服于大唐的脚下。
这样的名将没有战死在沙场之上,没有战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却冤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痛哉、惜哉,李隆基这种自毁长城的操作岂能使唐军不败。
千年以来,无数人读史于此,无不扼腕叹息,大骂李隆基昏庸无道,笔者也是如此。
不过骂完之后,冷静下来,我又觉得李隆基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也许并不只是昏庸这么简单,原因有以下几条: 1、封常清死的其实并不冤 打仗之前,你夸下海口,几天之内你就能将安禄山的脑袋砍了带回京城。
如果不是你如此自信,李隆基怎么会让你全权负责洛阳的战事? 打仗之时,明明有虎牢关的天险以及洛阳城的铜墙铁壁可守,可你偏偏选择了与叛军死磕到底,结果一败再败。
三天之内,损失6万大军,丢失东都洛阳。
作为一名军人,战前狂妄、不明敌情,战中失策、失地千里,如此重大的责任难道不应该被处死吗? 抗战时期,那个宣称“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弃城逃跑之后,如果被军法处置,恐怕国民党以后的仗也不会打得那么难堪。
2、高仙芝死的冤,但是他有前科 当年夫蒙灵詧一手将高仙芝提拔了起来,但他却忘恩负义,越级汇报。
李隆基当时不但没有处罚他,还让他代替了夫蒙灵詧的位置。
不是李隆基不注重人品,而是因为高仙芝在安西,人品再差对李隆基也没有多大的威胁,相反他的军事能力突出,李隆基需要他开疆拓土。
但如今情况却不同了,安禄山原来表现的那么忠心耿耿,现在却反了。
高仙芝这种有过忘恩负义记录的人,李隆基怎么敢放心的重用? 另外,边令诚当年对高仙芝也有恩,是他替高仙芝求情,才让高仙芝当上的安西节度使。
如今高仙芝又得罪了边令诚,李隆基岂能不怀疑高仙芝的忠诚度? 还有,当年高仙芝攻打石国,把那么多的金银珠宝都占为了己有,李隆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当时李隆基之所以没有处罚他,是觉得他立了功,贪点钱无所谓。
现在边令诚说高仙芝克扣军饷虽然是诬告,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李隆基,我们会去怀疑边令诚吗?最终的原因,还是高仙芝当年太过贪财了。
当然,即便有以上几个原因,李隆基杀高仙芝也太过分。
临阵换帅,都会严重影响战局,更别提临阵杀帅了,这让以后的将领怎么想。
所以,总体来说,高仙芝有错,但不应该被杀。
3、最重要的是李隆基有了备胎 对前任特别无情的人,一般都是有了备胎,李隆基生性如此。
有了武惠妃,他便厌烦了赵丽妃。
有了杨贵妃,他便厌烦了整个后宫。
有了一个新宰相,他便厌烦了旧宰相。
除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之外,李隆基的手里其实还有一个杀手锏,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哥舒翰。
论政治立场,哥舒翰和安禄山一直都不对付,两个人当年还当着李隆基的面大吵了一架,所以哥舒翰绝对不会投降叛变(当然这是李隆基自己的想法)。
论忠心,哥舒翰以前忠心耿耿。
当年他的老上司兼恩人王忠嗣因罪入狱,差点被杀的时候,是他跑到京城跪在李隆基的面前,声泪俱下、慷慨激昂地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来换王忠嗣的无罪,这才救了王忠嗣一命。
反观高仙芝的忘恩负义,两个人谁忠心?该用谁?高下立判! 论军功,哥舒翰打过的仗,领过的兵,立过的军功都要超过高仙芝和封常清(他到底立过哪些军功,后面会讲)。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哥舒翰都完全可以替代高仙芝和封常清,既有亮,何必再要瑜呢? 综上所述,李隆基之所以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其实并不能算是完全昏庸的决策,他有自己的考量,并且这些考量也都有理有据,不能过于指责。
那么,既然李隆基并没有犯太大的错误,潼关最后为何会失守?安史之乱又为何会打8年之久呢?我们下集再讲。
高仙芝和封常清死的到底冤枉吗?
名将封常清被高仙芝重用之后,做的第一件名留青史的事情,不是立下了多大战功,而是连续杀了三个自己人。有一次,高仙芝领兵到外打仗,让封常清留守后方,全权处理一切要务。
很多人对这个安排很不满意,因为封常清身材短小,长相丑陋,没有战功却成了二把手,的确人心难服。
这其中最不满意的是高仙芝奶妈家的孩子——中郎将郑德诠。
由于郑德诠和高仙芝从小就同吃一奶、一起玩耍,所以这俩人的关系非常好,天天称兄道弟,甚至郑德诠和***都一直住在高仙芝的家里。
有这层关系在,郑德诠在军中的威望也远高于封常清,所以,他一直都没有把封常清放在眼里。
军规规定,低级军官见到高级军官得下马行礼,但是郑德诠看见封常清,就装作没看见,骑着马就过去了。
军规又规定,封常清这种大领导出去办完事回到军营,高级将领们都得前去汇报一下工作,但郑德诠也装作没听到,就是不去。
在郑德诠看来,老大是我哥,你能奈我何? 但在封常清看来,你这就是找死。
你们只不过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蒜。
你犯军规在前,我杀了你,高仙芝也许会心痛,但也不至于杀我报仇。
于是,封常清大怒不已,就把郑德诠叫到自己府上,往死里打了60军棍,等到郑德诠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恐怕郑德诠不会死,又让人将其脸朝下,像拖死猪一样拖了出去。
高仙芝的老婆和奶妈听说之后,急忙跑到封常清的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下郑德诠,但为时已晚,郑德诠早已被打得皮开肉绽、被磕的头破血流而死了。
杀了郑德诠,封常清觉得还不够,所以还没有过几天,他又找机会杀了两个犯了罪大将。
连续三次的杀鸡儆猴,让军中上下,顿时对他畏惧不已。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军容也为之一新。
高仙芝回来之后大吃一惊。
他没有办法追究封常清的责任,因为军规不是他一个人定的,所有人都得遵守。
他更没有办法赞赏封常清的作为,因为被打死的是他的兄弟,他需要给自己的奶妈一个交待。
所以,高仙芝最后只好选择了沉默,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当作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封常清见老大这种态度,也知道自己让领导左右为难了,所以,他也选择了沉默,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
两个人的默契,互相成就了对方的名声。
高仙芝这叫大义灭亲,封常清这叫治军严格,这件事便被传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千古。
但我觉得,作为小人物的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最应该学习的人,其实应该是那个被活活打死的郑德诠。
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咱不能因为别人叫咱一声兄弟,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别人的亲兄弟。
人呐,永远都得有自知之明,血浓于水的亲情很多时候都靠不住,更别提其它感情。
以邻为壑的案例比比皆是,舍车保帅的事情多如牛毛。
无论什么时候,咱都得先保证自己不犯错,再去考虑其它事情,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封常清算是在军营中彻底站稳了脚跟。
高仙芝在怛罗斯兵败一年之后,他就当上了安西节度使。
公元753年,当年没有被高仙芝灭掉的大勃律,看到唐军新败,就想趁机薅一次羊毛,开始出来捣乱了。
于是,封常清亲自率军跨越帕米尔高原向大勃律国杀了过去。
由于当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的时候,封常清也跟着去了,所以这一次揍大勃律,唐军进行的异常顺利,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大勃律的军事重镇菩萨劳城(今克什米尔中部)。
连续不断地胜利,让封常清极为自满,他指挥着大军便准备乘胜追击、直捣黄龙。
但殊不知,唐军前期的胜利,都是大勃律设下的圈套,他们早已在菩萨劳城附近埋下了大量伏兵,只等着唐军进入圈套。
不过幸运的是,就在封常清头脑发热的时候,在怛罗斯大战中,骂着李嗣业一起断后的大将段秀实,敏锐地看透了这一切。
他急忙劝谏封常清道:“贼兵屡败,肯定是诱饵,可以先派人去搜索山林,必有伏兵。
” 封常清这才猛然醒悟,立刻派兵去山中搜索,将大勃律军打得狼狈而逃。
经此一战,大勃律再也无力反抗,终于在时隔30年之后,又一次投入了大唐的怀抱。
此战的过程虽然非常简单,规模也不太大,但它的影响却很大,一举消除了唐军在怛罗斯之战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唐的声威又一次震惊了中亚,恢复了之前的势力范围。
此战也是史书中封常清在安西打的唯一一仗。
不过,大诗人岑参,就是那个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当时正好在封常清那里当幕府判官,他在唐诗里还记载了三仗,两次是打回纥,一次是打吐蕃。
吐蕃之战最为激烈,诗中是这样写的: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作为边塞诗人,这种血腥的描写肯定有夸大的成分,但也能从侧面证明,封常清的作战能力的确不同凡响,被后世人称之为名将也算是实至名归。
如果能够给封常清更长的时间,他应该还会再创造几个比较辉煌的战绩。
但是打完吐蕃的时候,已经是754年了,第二年,就有了我们前面讲过的故事: 他入京述职的时候遇到了安史之乱,李隆基向他问计,他夸下海口表示自己到洛阳招兵买马,不须几日就能将安禄山的脑袋提回长安。
但结果却是,他被安禄山打得遍地找牙,短短两三天时间就丢掉了东都洛阳和高仙芝一起退守到了潼关。
退守潼关之后,封常清自知犯了死罪,所以刚刚打退叛军,他就写了一封请罪表文,骑上战马准备亲自交到李隆基的手中。
但是还没等他跑到长安,李隆基的诏书就已经下达了,将他削掉了官爵,让他以平民的身份在高仙芝的军中将功补过。
高仙芝并没有因为封常清的失败而怀疑他的能力,所以又让他当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巡监左右厢诸军。
就这样,两个人在时隔四年之后,又一次成为亲密的搭档。
在他们两个的共同努力之下,唐军终于稳稳地守住了潼关,原来慌乱不已的军心也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但是就在战局开始慢慢好转的时候,却发生了两件意外,要了他们两个人的脑袋。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么,十几天前,李隆基派到陕郡的5万大军,李琬(太子李亨的弟弟)是元帅,高仙芝是副元帅,太监边令诚是监军。
李琬和边令诚虽然都不会打仗,只是挂个名,打仗主要还得听高仙芝的。
但是他们两个相当于政委,有他们在,李隆基才能对这支军队放心。
但偏偏这个时候,这俩人都出现了问题。
李琬突然死了,是得病死的还是意外摔死的,或者是被敌人砍死的,我们不知道,史书上只说他薨了。
但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推断一下他是怎么死的。
1、他大概率不是病死的 因为李琬是李亨的弟弟,李亨当时只有44岁,李琬最多也就40来岁,平常身体绝对很健康,不然李隆基也不会让他带兵出征。
另外,他死实在是太快了,从出征到死亡不超过18天,就算得了不治之症,也不可能这么快。
2、他大概率不是被敌人砍死的 因为他率领的这支军队,和叛军根本没有正面冲突,他们先跑出的陕郡,叛军才追了过来。
另外,如果他真是战死的,史书中应该会大书特书,皇子英勇战死,为正义的事业而被敌人残杀等等。
3、他大概率发生了意外,而且死得比较窝囊 只有发生了意外,才会死得如此之快。
只有死得比较窝囊,例如逃跑的时候被石头砸死了,掉到河里淹死了等等,只有如此窝囊,史书中才不好意思记载死因。
总之,不管他是怎么死的吧,反正他的死让李隆基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
当然,失去一个儿子,李隆基并不会怎么痛心,主要是李琬一死,少了一个政委,李隆基对这支军队的忠诚度就产生了怀疑。
而就在李隆基怀疑的时候,边令诚这边也出现了意外。
原来唐军还在陕郡的时候,边令诚曾经向高仙芝提出过几个建议,但是高仙芝都没有听从,这让太监边令诚大为恼火,就准备报复高仙芝。
于是,他跑到京城,把高仙芝和封常清狼狈逃跑、丢盔弃甲的样子详细地汇报给了李隆基,并污蔑高仙芝克扣了士兵的粮食和赏赐。
李隆基一听大怒不已,根本没有派人去调查一下,便下令要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公元755年12月18日,也就是洛阳被攻陷的第6天,边令诚便带着诏书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潼关。
他先把封常清叫了过去,宣布完诏书,就要行刑。
封常清从失败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了这一天的来临,所以临死之前,他大声喊道:“常清讨逆无效,死乃甘心。
只是我还有一封谢罪表文,还请交于陛下。
”说罢,他从容赴死。
表文很长,感人至深,读罢让人唏嘘不已,但是由于文章有限,我们只好贴出最关键的几句: 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臣本来想战死沙场,但恐怕长了逆贼的威风,挫败了王师的锐气)。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死作圣朝之鬼……必结草军前。
生死酬恩,不任感激…… 封常清刚刚被斩,高仙芝就从外面回到了军营,边令诚赶紧带着100名陌刀手就兴高采烈将高仙芝围了起来宣布了诏书。
高仙芝大吃一惊,急忙下马解释道:“我退兵有罪,死罪我认。
但我绝对没有克扣赏赐和军粮。
上有天、下有地,兵将都在这里,您难道不知道吗?” 但是事已至此,边令诚哪里会听高仙芝的解释,他一挥手就让人把高仙芝捆了起来,准备行刑。
高仙芝又急忙回过头去对着将士们大声喊道:“我如有罪,你们可以举报;如果没罪,你们就喊冤枉。
” 所有人都知道高仙芝根本没有罪,所以他们纷纷大声喊道:“冤枉、冤枉、冤枉……” 战士们想用所有的力气,挽救自己的主帅,让他带领着大家打退敌军,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但是,任凭他们喊破了喉咙,边令诚也不为所动,让人举起了陌刀,向着高仙芝的头上砍了过去…… 短短一天时间,大唐的两位名将就这样惨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遥想当年,他们穿越塔里木盆地的万里风沙,跨越帕米尔高原的冰天雪地,驰骋于中亚的沙场之上,杀敌于千里之外,是何等的威风凛凛。
大唐因为他们的战功而威震四方,中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臣服于大唐的脚下。
这样的名将没有战死在沙场之上,没有战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却冤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痛哉、惜哉,李隆基这种自毁长城的操作岂能使唐军不败。
千年以来,无数人读史于此,无不扼腕叹息,大骂李隆基昏庸无道,笔者也是如此。
不过骂完之后,冷静下来,我又觉得李隆基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也许并不只是昏庸这么简单,原因有以下几条: 1、封常清死的其实并不冤 打仗之前,你夸下海口,几天之内你就能将安禄山的脑袋砍了带回京城。
如果不是你如此自信,李隆基怎么会让你全权负责洛阳的战事? 打仗之时,明明有虎牢关的天险以及洛阳城的铜墙铁壁可守,可你偏偏选择了与叛军死磕到底,结果一败再败。
三天之内,损失6万大军,丢失东都洛阳。
作为一名军人,战前狂妄、不明敌情,战中失策、失地千里,如此重大的责任难道不应该被处死吗? 抗战时期,那个宣称“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弃城逃跑之后,如果被军法处置,恐怕国民党以后的仗也不会打得那么难堪。
2、高仙芝死的冤,但是他有前科 当年夫蒙灵詧一手将高仙芝提拔了起来,但他却忘恩负义,越级汇报。
李隆基当时不但没有处罚他,还让他代替了夫蒙灵詧的位置。
不是李隆基不注重人品,而是因为高仙芝在安西,人品再差对李隆基也没有多大的威胁,相反他的军事能力突出,李隆基需要他开疆拓土。
但如今情况却不同了,安禄山原来表现的那么忠心耿耿,现在却反了。
高仙芝这种有过忘恩负义记录的人,李隆基怎么敢放心的重用? 另外,边令诚当年对高仙芝也有恩,是他替高仙芝求情,才让高仙芝当上的安西节度使。
如今高仙芝又得罪了边令诚,李隆基岂能不怀疑高仙芝的忠诚度? 还有,当年高仙芝攻打石国,把那么多的金银珠宝都占为了己有,李隆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当时李隆基之所以没有处罚他,是觉得他立了功,贪点钱无所谓。
现在边令诚说高仙芝克扣军饷虽然是诬告,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李隆基,我们会去怀疑边令诚吗?最终的原因,还是高仙芝当年太过贪财了。
当然,即便有以上几个原因,李隆基杀高仙芝也太过分。
临阵换帅,都会严重影响战局,更别提临阵杀帅了,这让以后的将领怎么想。
所以,总体来说,高仙芝有错,但不应该被杀。
3、最重要的是李隆基有了备胎 对前任特别无情的人,一般都是有了备胎,李隆基生性如此。
有了武惠妃,他便厌烦了赵丽妃。
有了杨贵妃,他便厌烦了整个后宫。
有了一个新宰相,他便厌烦了旧宰相。
除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之外,李隆基的手里其实还有一个杀手锏,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哥舒翰。
论政治立场,哥舒翰和安禄山一直都不对付,两个人当年还当着李隆基的面大吵了一架,所以哥舒翰绝对不会投降叛变(当然这是李隆基自己的想法)。
论忠心,哥舒翰以前忠心耿耿。
当年他的老上司兼恩人王忠嗣因罪入狱,差点被杀的时候,是他跑到京城跪在李隆基的面前,声泪俱下、慷慨激昂地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来换王忠嗣的无罪,这才救了王忠嗣一命。
反观高仙芝的忘恩负义,两个人谁忠心?该用谁?高下立判! 论军功,哥舒翰打过的仗,领过的兵,立过的军功都要超过高仙芝和封常清(他到底立过哪些军功,后面会讲)。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哥舒翰都完全可以替代高仙芝和封常清,既有亮,何必再要瑜呢? 综上所述,李隆基之所以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其实并不能算是完全昏庸的决策,他有自己的考量,并且这些考量也都有理有据,不能过于指责。
那么,既然李隆基并没有犯太大的错误,潼关最后为何会失守?安史之乱又为何会打8年之久呢?我们下集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