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是在靖康年间被命名为汴京。
不仅如此,从古代一直到宋代,河南开封建立的古都也很多,经历过8个朝代的更替。
汴京又叫汴梁,由于汴京的地理推荐比较好,可以发展农牧业,所以汴京发展速度比较快,宋代始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也是在汴京建立都城,这个承载了前代四朝的地方,人口也比较多,而且农业发展也很有潜力,汴京也接连承载了整个北宋。
汴京的地理优势有利也有弊,宋朝后来的发生的皇族之耻在后来都是传遍了四处。
《清明上河图》如何反映汴京城市经济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是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陈寅恪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为宋代在丝、茶、造纸、造船、烧瓷、纺织、漆器、农业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教育普及,文风大盛。
《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清明上河图》是目前存世的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北宋时期供职于翰林书画院的张择端,通过对都城汴梁汴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精准刻画,将一派繁华宏大、安居乐业的生活荣景,无比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画中大如驳船、小如铆钉,均作了写生性摹写;贩夫走卒、士农商卜数量可观,其信息量涵盖之巨大,即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也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千年前的汴京,北宋的时候,汴京人口有26万户,如果以每户5个人计算,大概130万人左右,再加上常年驻军约有40万,差不多有170万人口。
同时期巴格达只不过30万人。
汴京俨然是一个国际都会。
《清明上河图》是以虹桥为中心描绘汴河及它的两岸风光。
横跨汴河上的是规模宏大的拱桥,结构优美,整体好像是长虹当空,所以叫作“虹桥”。
张择端描绘了虹桥(见图①)的结构,它的跨距约有20多公尺,桥宽8公尺,桥拱结构的组合是有5根拱骨互相搭架交叠而成的。
这种造桥技术是宋朝庆历年间山东青州的一个狱卒发明的,这真是个无名英雄。
①
先进的造船业带来远洋航运兴盛开封有三道城墙,分别是宫城、内城和外城。
内城前面是宣德门,城里有四条河横穿,从北到南,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都通过了护城河相互的连通。
护城河有如今天的环线道路,由于汴河东西穿城而过,沿线往来的舟船客商络绎不绝,夹河两岸自然就成为万头攒动、人口汇集的场所。
《清明上河图》发生的地点就在它的东南角。
河边停泊的是“万石船”(见图②),可以载重一万石(约500吨以上)。
岸边下钉的绳索、上下船的梯板都清晰可见,万石船船尾有平衡舵以保障航行的顺畅。
清明时节,不只是上坟扫墓的时期,也是每年由淮南到京师汴河千里漕运线启动的日子。
因为冬天汴河也会结冰,而且黄河水量减少,所以每年入冬航运暂停,到第二年清明再通航,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
河边的酒店,是供给行旅休息补给用的。
万石船船身有成排的钉帽,可以渐增船身的牢固。
②
张舜民在《画墁集》里记载,他在湖南岳阳亲眼见到的万石船:“万石船,船形制圆短,如三间大屋,户出其背,中甚华饰,登降以梯级,非甚大风不行。
”《画墁集》成书于1083年,说明那时已经造出了大船。
船用钦州的紫荆木做舵杆,长五丈,沐风沐涛岿然不动。
水密舱的办法也是从那时实行的:将船舱分为数隔,予以密封,以加强船只航行的安全。
比如1974年在泉州出土的南宋的船,它的船舱就被隔舱板分割为13个舱位,如果其中一个舱被毁了,其他的舱不至于受牵累进水。
隔舱板横向还可以支撑船舷,增加船的侧向的抗压力。
在桅杆下面使用的转轴,随着风向来调整船的角度。
《清明上河图》中一共出现20多艘大大小小的客运两用船,有的船满载着货物逆流而上,有的船靠岸停泊正在卸货,有的船家在船上洗晾衣服呈现平静的船上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的造船业,带领了宋代远洋航运的兴盛。
宋代的“五星级酒店”进了内城则是一番热闹景象。
马路上有骑马的,有一队骆驼出城,两边有临街做生意的。
在城门前面右手边的三开间是一栋没有招牌的房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教授提出这可能是税务所(见图③)。
门口放着一些等着上税的货,屋内的税官坐在桌子前登记,他的身后有一张名人书法的屏风。
这在北宋是非常流行的书法布置,不单在《清明上河图》里,在另一张宋画《晴峦萧寺图》(现在藏美国纳尔逊·阿特金美术馆)中,小小的茶室里也以书法做装饰。
看来今天人们家里挂名人书画是有传统的。
③
《清明上河图》里最耀眼的店是“香丰正店”,酒店大门前面扎着缛丽的彩楼欢门,挂着彩球。
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师的酒楼都是这样的装饰。
《东京梦华录》里提到100多家店铺,其中酒店、饮食店占了一半以上,东京的酒店五星级的有72家,叫做“正店”。
“香丰正店”就是正店,它还有造酒和卖酒的执照,这从彩楼欢门的绣旗装点可以看出。
宋朝的酒是专卖的,叫“榷沽”。
官府为了控制酒的生产就把做酒的酒麯分配给酒户,由酒户出钱承包造酒跟贩售,规模小的酒店要向正店来批发酒,叫作“脚店”。
宋代的酒税收入非常高,宋神宗西宁年间,酒税的收入就高达40万贯一年,跟当时东京商税年收入相等。
所以官方对于酒麯的管理非常严格,就怕有逃税、漏税。
这个高楼后面有堆叠的酒桶,作为此店有酿酒事业的呼应。
彩楼欢门由扎成S型的仙鹤作为装饰,仙鹤是道家最喜欢用的装饰主题,反映出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笃信的道教信仰。
右边的房间里,桌子上面有杯盘、温碗。
根据《东京梦华录》,当时考究的人家还是用银器的,银温碗、银盏托,到了后期银器都化掉作他用了。
《清明上河图》中还画有香药铺。
在宋代香药应用很广,平时它被用于祭神、礼佛、拜祖先等各类宗教祭祀活动,每年香药院的收入就是50万贯。
北宋海外贸易就叫做“香药贸易”。
1974年泉州出土的宋船上发现了很多儒香、龙脑香、檀香、沉香等达4000斤。
香料和茶、盐、白矾在宋代都是奢侈品,为政府带来了大量的利润,都要专卖。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成名离不开金代收藏家张著的题跋,张著的题记说张择端是北宋徽宗朝在画院任职的一名翰林,且最擅长界画:“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这是对张择端生平的唯一记载。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汴河上的繁荣景象,为古代的造船、建筑等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图例,对艺术史、经济史乃至科技史、人类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元朝人刘汉的题跋说:“其市桥郭径、舟车、邑屋、草树、马牛,以及于衣冠之出没远近,无一不臻其妙……余熟视再四,然后知宇宙间精益绝伦有如此者!”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