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界地理 > > 正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共同塑造的奇特地貌
上传时间:2022-10-15 09:17点击: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通常是指具有显著特征的地表形态,地貌通常具有特定的形成条件和区域分布。

地貌类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果从形成原因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两大类,如果从外力作用对象来分,又可以分为流水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等类型。
 

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一种常见的地貌类型,那就是由于冰川侵蚀和海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峡湾地貌”(可翻阅之前文章查看),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更为熟悉的地貌类型,那就是“黄土地貌”,因为黄土地貌最为典型的分布地区就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黄土地貌的最典型特征就是沟壑纵深,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地形图

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沟壑,平均沟谷的密度达到3至5公里每平方公里,有的区域甚至能够达到10公里每平方公里,大量纵横交错的沟壑,使得黄土高原表面十分破碎,很多高原面被沟壑分隔开。

这些沟壑一般可下切50至100米,有的区域甚至超过150米,独特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之间的来往十分不便,这也催生了陕北高亢的民歌。
 

黄土高原

那么,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解释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黄土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大约占了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而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区中面积最大和最厚的国家,分布在北起阴山山脉,西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至渭河平原,东达太行山脉的广大区域,总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其主体部分就是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中的沟壑

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作用,而上方覆盖的深厚黄土层,平均厚度可达100米左右,这些黄土绝对不是当地风化壳的产物,目前主要的观点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来源于风力沉积。

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携带沙尘,到达黄土高原时风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堆积,如此深厚的黄土堆积也给当地人们的民居“窑洞”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黄土高原中的村落

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具有土体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的特征,渗水性极好,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的时期,黄土层能够保持较好的形态。

但是,随着区域气候的变迁,黄土高原地区受到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气候转变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状况,至此,流水侵蚀开始塑造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古代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人类的长期耕作、生活,使得黄土高原的植被进一步破坏,更加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大量的黄土随着流水流走,形成水土流失,不仅造就了“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同时也使得流经黄土高原的母亲河黄河含沙量激增,也使得黄河下游段成为地上河,每年的输沙量达到数亿吨之巨。
 

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