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对于贝老有着非凡的意义,他用自己最丰富的情感和经验,把凝聚自己一生勇气和智慧的封笔之作,把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创新理念、他的卓越智慧留给了故乡。苏州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他赋予历史街区以新的生命,并以建筑艺术的方式,完美拉近了他与故乡苏州之间业已逝远的时间距离。他甚至形容,苏州博物馆是自己的“小女儿”。
2002年,贝聿铭接到设计苏州博物馆的邀请。当时,苏州博物馆的选址正面临争议,苏州是历史名城,古街、古桥星罗棋布,而平江路作为苏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800年来始终保持河路并行的格局。
贝聿铭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苏州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建博物馆与厚重的历史沉淀比肩而邻,对于早已成名的他来说,挑战也是空前的。2002年春天,贝聿铭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苏州,实地考察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经过三天的慎重考虑,最终接受设计邀请。
苏州博物馆新馆址位于在古城东北角齐门路与东北街的交叉口,紧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和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与贝家祠堂所在地民俗博物馆、狮子林(狮子林的原主人正是贝聿铭的叔祖父贝润生,可谓是贝氏家族的私家园林)连成一体。苏州博物馆基于中国传统,规模不大,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选址在历史城区,并紧邻拙政园,规划上有很多限制。在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时候,贝聿铭显而易见地是受到了周围的环境,尤其是苏州园林风格的启发。
苏州博物馆主色调采用黑白灰:白来自粉墙,黑灰来自屋顶所用的石材及墙体周围的石材“钩边”,淋雨即为黑色,晒后即为灰色。屋顶除了石材装饰外,三角几何形体及玻璃材质和木质百叶窗的运用也使得整个建筑从整体造型上有自己的特色,不完全相同于周围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