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苍梧,右西极
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
终始灞沪,出入泾渭
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
—司马相如《上林赋》
长安八水分布示意图(©中国国家地理·常伟)
西安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
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长安八水,即
渭、泾、沣、涝、潏(jué)、滈(hào)、浐、灞
八条黄河水系
历史上
西安水源充沛,水网密布
不仅奠定了周秦伟业
更成就了汉唐盛世
以涝河为例
这里是秦、汉两朝上林苑
亦是唐代长安西南著名的风景名胜
吸引了无数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踏青游览
周边风景名胜星罗棋布,民间传说极多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
受气候变化、生态退化
人类活动多重因素影响
渭河泥沙(©摄影部落·老树皮,2011年)
长安八水
水量衰减,污染加剧
堤岸破败,满目疮痍
八水绕长安似乎盛景渐远
而如今,安在否?
八水·前世
八水概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
入陕后经过宝鸡、西安北郊等地
流经渭南最终于潼关流入黄河
可谓横贯关中的第一大河
泾河发源于宁夏泾源县
是渭河的支流之一
流经长武、泾阳等地
最终在西安市高陵区与渭河相交
构成“泾渭分明”的千年历史奇观
沣河发源于终南山丰谷
流经鄠邑区,长安区
最终于咸阳市内汇入渭河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古代沣河沿岸景色秀丽,物产丰富
涝河发源于鄠邑区涝峪
与沣河近乎平行
流经咸阳市汇入渭河
沿涝河渼陂湖而行
点点湖泊、芦苇丛丛、鸟鸣阵阵
依稀可见昔日辉煌影迹
却也稍显萧瑟荒芜
潏河发源于长安县秦岭北坡大峪甘花溪
流经少陵原和神禾原
形成了一个土地肥沃、风景优美的平原
即樊川
最终与滈河合流入沣河
滈河发源于秦岭长安县石砭峪
绕西安之南
流至长安区香积寺与潏河相汇
浐河发源于蓝田县汤峪
秦岭七十二峪之一
流经西安东面
于十里铺北和灞河汇入渭河
古时河水清澈透明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
唐代常于此送别友人
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
原名滋水
相传春秋时期
秦穆公称霸西戎,欲彰显其武功
改名为灞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长安人士送客于此折柳相送
更加深了友人的离别之情
备注:以上八水图片来源于(©五味什字航拍视频)
介绍完了长安八水的概况
事实上,长安八水随着时代兴衰
其历史功能和定位也随之改变
城市供水
早至公元前1093年
周文王姬昌定都于沣京
东有沣水、西有灵沼
沣河便成为城市的主要供水源
而后周武王继位
将国都迁至镐京
滈河也成为了城市河流之一
再看秦都咸阳
泾渭两河环绕
并且始皇帝曾下令开挖兰池引渭河水
这是目前已知中国较早的大型城市供水工程
大汉帝国
刘邦入主关中,定都长安
东临浐灞
西南有沣涝潏滈四水
北濒泾渭二川
这也是八水绕长安的开端
潏水是其主要供水源
公元582年,隋开皇二年
为便于引东南浐灞之水
供城市居民用度
建大兴城
开凿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
这三条渠道的开挖
基本满足了隋唐长安城的供水需求
现代曲江池风景(©摄影部落·长安心文)
唐朝年间新开城南漕渠及黄渠
引水入曲江池
修筑林苑
奠定大唐京畿规模
但是自此以后
长安供水渠道逐渐荒废
宋、金、元三朝
城市用水主要依靠井水
唯有多次修缮城东龙首渠
仅能引浐河之水供城市用度
明朝
龙首渠供水量已无法满足城市所需
并且由于生态失衡
浐河泥沙淤积
“汰清然后可用”
于是在城南新开通济渠
引潏河水供给城市所用
清朝用水最为困难的时期
因为前代环境问题堆积
虽多次疏浚修缮龙首、通济二渠
但由于河水泥沙量大
往往运行时间不长便再度淤塞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
石砭峪水库(©摄影部落·灿烂的行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西安亦曾有“水荒”年代
为解决西安市供水问题
修建了一系列水库工程
诸如1971年在滈河源修建石砭峪等
但也导致长安八水的水量降低
农业灌溉
除城市供水以外
长安八水也是农牧时代蓬勃发展的保障
以泾河为例
公元前246年
由秦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是关中地区有名的大型水利工程
郑国渠不仅仅发挥灌溉效益100余年
还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
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
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
先后历经
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
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
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
历代渠道
时至今日
长安八水依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农业灌溉功能
但是
农业和城市供水的快速发展
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
自周代以来
对于秦岭北麓以及渭河流域植被的破坏
造成关中地区生态失衡、部分河流水量不断下降
但随着泥沙淤积问题愈发严重
也有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这些问题积攒起来形成痼疾,难以解决
进而导致“八水绕长安”盛景不在
西安从“陆海”变成了“旱城”
在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的问卷上写下了错误的答案
八水·今生
2012年
西安市委、市政府
站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
着眼“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拉开了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的序幕
时至今日,已经颇有成效
河湖库池连通
水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以河渠为调节通道
实施大峪、沣河生态引水工程
有效补充了护城河、汉城湖等湖池生态用水
实现了河湖库池有机连通
增强了水环境承载能力
构建了“东南西北中相连、八水相济润西安”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如今,西安市
东有浐灞广运潭
广运潭大桥夜景图(©华商论坛·电饭锅航拍)
©悦西安论坛
南有唐城曲江湖
曲江湖畔(©真逸&光影)
北有未央汉城湖
汉城湖日落夕景(©车生乐)
中有明清护城河
西安护城河景色(©巴山客)
城市水系新格局正在形成
河流健康生命正在恢复
城市水清岸绿,风景秀美
作为陕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之作
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感受深刻、影响深远的民生工程
但是
离全面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
道阻且长
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生态环境治理
八水绕长安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以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工农业进步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孙向军.“八水绕长安”功能及影响演变分析[J].文史杂志,2020(05):34-36.
[2]赵红斌,宇文娜.“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02):262-268.
[3]谢桓.也说八水绕长安[J].陕西水利,2006(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