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人类的原始信仰大概分为两种,一类是祖先信仰,一类是天地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是人类在产生初期对于自然界以及祖宗的崇拜,因此会产生各种祭拜活动。
祭祀是人们心理思维终极意义上的感悟,是人神沟通上下、先人后人交感境界的体现,祭祀天地是人们对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也是人们对于祖先的热烈崇拜的体现。祭祀时要上香,要进贡,然后一群人依次叩拜行礼,整个祭祀过程要庄严肃穆,容不得一丝嬉笑。祭祀要有祭祀的规矩,整个过程一定要规范,不得有一丝怠慢。只有虔诚的祭祀才能够得到天地和祖先的保佑。
每个民族都有着,每个民族的祭祀文化,每个民族的祭祀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自古以来祭祀对象多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拜天神称之为祀,拜地祇称之为祭,拜宗庙称之为享。在中国古时候,祭祀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的,天神地祇只能由君王来祭拜,山川大河只能由诸侯大夫来祭拜,而世族、庶民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
祭祀,祭侧重的是向天地、祖先、神明汇报工作,祀侧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神明,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予以指导、指正和启发。中华文化讲究阴阳五行,阳为吉,而阴多为凶,中华文化中的神仙、天地,指的就是主导阴阳力量的宇宙力量,通过祭祀这一系列行为可以使这种力量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可以趋吉避凶,为自己转运。
在中国的古时候,祭祀的对象就是天地和神灵,人们对于自然界种种神秘现象是充满畏惧和崇拜的。一方面,天地和神明,所主宰的自然变化,使得人们恐惧不安,总是,深感自己的弱小,而另一方面天地神明,又给人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使人们能够生长、生存,于是,人们又相对来说非常感激天地合神明。人们于是开始祭祀,想要通过自己的祭祀来使自然灾害减少,希望自己的生存条件能够越来越好。
总的来说,祭祀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祖先的崇拜所产生的行为,体现出了人们想要和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
祭祀场所有讲究
2020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公布了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困扰研究人员40年、形状奇特的大土包被确定为北魏的西郊祭天遗址。这引发了人们的轰动,北魏孝文帝实际上抛弃了这一祭坛,而接受了中原文明实行更久远的南郊祭天。孝文帝为何要变更祭祀场所?中国古代的国家祭祀,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天坛古代南郊祭天的场所
一、中国早期的祭祀
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很多族群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产生了等级和阶层,部落首领成为部落中最有地位的人。而在人类早期,人们生活在一个迷信神权的时代,所以部落中最隆重的活动就是祭祀神灵的活动。在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中,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祭祀的遗址。大概在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祭祀用的玉琮。
良渚文化的玉琮
根据《国语》记载,人类社会早期人人都享有对神灵的祭祀权,每个人都可以与神灵进行沟通。但颛顼帝进行了宗教改革,史称“绝地天通”。从此之后,祭祀神灵的权力集中到了巫师手中,有一些巫师同时也是部落的首领,总之祭祀成了统治者的专利。观察商代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商王既是国家的王,也是巫师们的首领。政权和神权都集中于王一身,王便享有绝对的统治权。在春秋晚期成书的《左传》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用兵。而根据《周礼》记载,早期国家用兵之前都要进行祭祀,以询问神灵的意思,可见“祭祀”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
占卜祭祀
夏商周三代又被称为“青铜时代”,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鼎。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在先秦时代,人们认为得九鼎者得天下,因此有楚威王问鼎中原,秦武王举鼎而死的一些故事。当时的人为何这么看重这九鼎呢?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最高规格的礼器,是用来祭祀最高的神灵的。秦灭周后,九鼎入秦。
《芈月传》秦武王举鼎而死
二、南郊体制的建立
秦国实现了中国由王国到帝国的转变,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面对六国祭祀各自为政,地方神灵众多的情况,还做过一次在神学世界的大一统,以实现对百姓精神世界的大一统,主要方法就是统一祀典和禁绝淫祀。秦始皇对于祭祀最高神灵到山川湖泊神的祭祀典礼,都进行了统一,规定了祭祀的时间及场所,例如以雍五畤祀天和陈宝祠祭地作为最高祀典。废淫祀则是废除了一些不合法的祀庙。既然是千古一帝,自然也要掌握最高的祭祀权。秦始皇当时还有一个操作就是封禅,封就是祀天神,禅就是祭地神。但需要注意的是,封禅不是国家的常规祭祀,只有有功德的帝王才能实行。而雍五畤和陈宝祠则是常规祭天地的场所,汉初也一直沿用秦的制度。
始皇封禅
到了汉武帝时,他认为自己功过于秦皇,所以确立了新的最高祭祀场所,汉武帝以甘泉泰畤祀天、汾阴后土祠祭地为最高祭祀,构建起了汉王朝自己的祭祀体系。
但到了西汉后期,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积淀,儒生在西汉朝廷中逐渐占据了主导权。到了汉元帝时,很多儒生认为现在的国家祭祀不符合儒家经书中的古制,如冀奉就曾说:“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皆烦费,违古制”。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是如今的天地祭祀不合阴阳的方位,按照阴阳学说,天应该在南,但是却居于少阴之位,地应该在北,但却居于少阳之位。而且现如今的祭祀场所距离都城都很远,每次祭祀都花费巨大,劳民伤财十分严重,因此需要改革。
儒生想要建立的祭祀体系是完全按照儒家礼制体系来的,即实行儒家经典中记录的周制。按照《礼记》:“兆于南郊,所以定天位也。祭地于大折,在北郊,就阴位也。郊处各在圣王所都之南北。”儒生向往的是周礼中在南郊阳处祭天,北郊阴处祭地的做法。而且他们建议取消全国带有巫术性质的祠畤,因为这一形式与儒家理念是不同的。
但由于当时的礼制已施行很久,想要突然改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改革派和保守派经常拉锯。拉锯其实主要还是受制于皇帝的态度,汉元帝、汉成帝都十分推崇儒学,所以十分支持废除这一祭祀活动。但皇帝在遭遇一些不幸时,保守派就将其归罪于皇帝搞改革,说是得到了神的惩罚,例如成帝久病和哀帝无子,便又恢复了旧的祭祀制度。但总体而言,大部分带有巫鬼性质的祠畤还是逐渐被废除。待到儒生皇帝王莽上台时,南北郊祭祀天地的做法才彻底固定下来。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天坛、地坛就是其文化遗存。
地坛古代北郊祭地的场所
三、少数民族的祭祀变化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很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少数民族祭祀神灵的典礼有自己的传统,与中原政权的南郊祭天传统不同。第一个建立政权的鲜卑族北魏,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北方草原民族传统的祭祀是春祭和秋祭,以感谢自然之神的赏赐。史书中记载的草原民族匈奴、鲜卑等,祭祀典礼并没有固定的场所,而是以所有的部落进行会盟的方式实现,每年在春秋时节进行祭祀。拓跋珪建立北魏的前身代国后,国家定都盛乐(大概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北部),由游牧部族变成定居国家。当时拓跋珪模仿中原王朝,建立了固定的祭祀场所,但是依据他们的民族神灵观念,祭祀场所设在了都城西部,为西郊祭天。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依然在西郊祭祀,而且北魏的西郊祭祀带有浓厚的草原特色。
北魏西郊祭坛遗址
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致力于将国家朝汉化的方向推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礼仪制度是制度层面最重要的表现,所以孝文帝对中原王朝的南郊祭祀十分向往。然而,废除北魏民族传统的祭祀而实行新的汉民族祭祀,必然会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减轻改革的阻力。在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如愿以偿地将国家最重要的祭典由西郊移到了南郊,这可以说是孝文帝全面汉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影视剧中的孝文帝
现在北京有天坛公园和地坛公园,是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在帝制时代,这里却是严肃的祭祀场所,用来举行国家最重要的祭祀典礼。天坛建于明代永乐时期,地坛建于明代嘉靖时期,基本都是按照儒家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思想建立的。中国古代的南郊祭天典礼自汉代确立以来,便一直发挥着重大作用,成为华夏礼仪文化的绝对核心之一。今天我们虽然走出了神学时代,但仍不能忘记古代这一重大的典礼。
参考文献
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田天:《秦汉国家祭祀史稿》,三联书店,2015年。
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北魏的迁都于改革》,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