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读者说自己家的小朋友分不清“拨”和“拔”,让我们在讲汉字的环节安排一下。所以这个周末我们来讲讲,如何区分这两个容易读错、写错的汉字。
先问一下,你能一下子就分清下面两个字,哪个是bō?哪个是bá吗?
拨 拔
这两个字的确很烦人,长的也像,发音也相近,的确容易混。而这个麻烦主要是汉字简化的结果,所以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简繁互撕论战时的武器。
简化字和繁体字到底哪个好,这个话题除了挑起华人世界内斗之外,没什么价值。因为汉字简化涉及数以千计的常用汉字,不可能每个字都简化的有道理,也不会每个字都简化的有问题。所以有空吵这种没营养的话题,不如认认真真复盘一下每个字的简化过程是否有道理。
拨(bō)和拔(bá)在简体字中很相似,但如果用繁体字来写,就完全不像了。
拨弄的拨字繁体是撥(bō),右边是“发”的繁体。
“发”字的简化,就是简化字中最引发非议的其中一个。因为在简化时,把头发的“髮”和发射的“發”两个音同意不同的汉字合二为一。而“撥”(bō)字的右边是发射的發,而不是头发的髪。
猜猜发哥名字中的是哪个“发”?
当然是又润又發的周潤發,不是去屑洗护的周潤髪。
“發”字是“弓+癹”,表示弓箭发射的意思。加上提手旁变成“撥”,就是拨弦拉弓,或者扭转的意思。在“發”的草书写法中,往往会变形成下面这个样子。这也是之后简化的理由。
在汉字结构中看到“又”,大多都可以联系到甲骨文中的“右手”,因此在简化字“拨”中依旧能理解到手拨弦的感觉。但简化中右上方加的一个点,其实有点多余,草书中大多没这个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合并“髮”字,把“髮”下面那一个点融合进来了。
但“髮”字和右手没什么关系,而是和我们今天另一位主角“拔”字有同样的一个偏旁——“犮”/bá。这个字在简化变形时也出了一些问题。
“犮”右上有个点,是因为这个字在古代就是在一个“犬”字上加了一撇。
在“犬”字的腿上加一撇,这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走犬”,注释是:“从犬而丿之。曳其足則剌犮也”,也就是狗狗在走路,走路的时候要拉拽、收起腿。理解成“拔腿就走”的狗就好。
有趣的是,在百度百科的页面上,“犮”字被解释成......
就算古人再痛恨渣犬,也不至于为狗狗“拔x无情”单独造一个汉字吧?哪位认识百度百科的同志,麻烦请他们修改一下吧。
“拔”字和“髮”字,都是从这个“犮”而来的,所以右上保留了“犬”字的点。拔字就是用手拉拽的意思。但这几个字简化的时候,都莫名其妙加了一横,改成了一个“又”字,变的比繁体字写起来还麻烦,也让简体的拔字和其他支流比起来,都失去了本意,变得怪怪的。
最后说明一下,简化字并非一无是处,一些简化字反而比繁体字更返璞归真贴近汉字本源,比如“云”和“雲”,“电”和“電”。
但的确也有很多字的简化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合并汉字”并没有真的让汉字变简单,反而增加了汉字认知使用时候的混淆,也增加了我们理解古文古诗词的难度。按照目前的教育改革思路,也许未来会有什么“复古修订”也未可知。
话说回来,那在使用简化字的时候如何有效区别“拨”和“拔”呢?
从汉字字源的角度来说:拨弦是为了发射或者发声,所以拨字右边是个“发”;而拔腿就走的是狗狗,所以拔字右边有个“犬”。
如果上面的解读很麻烦,你就想能抄个近路,简单直白的只要区分开两个字就好,那也不难。
就是“拔字没一撇”。